香港商報
-- 天氣
​在新會,飲柑普茶

​在新會,飲柑普茶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4:09:4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王炳根

    新會的柑普茶,有講究。

    柑是大紅柑果皮,亦稱陳皮,產自廣東江門新會境內,其核心產區的範圍為:站在梁啓超故居背後的鳳山熊子塔上,目力所及,方是用於製作陳皮、製作柑普茶的大紅柑產地。此地出產的新會柑果大、皮厚實、細紋緊密,是製作新會陳皮的上品。普即產於雲南勐海的普洱茶,此茶屬原生態宮廷級的喬木春尖,茶葉自身品質與價值,口碑皆好。以新會大紅柑果皮,將勐海普洱茶裹入,成為一個新品種,即流行於廣東及海外的柑普茶也!

    新會陳皮早有所聞,可以入藥,可以為食,今次入江門,進新會,見到陳皮所衍生出的種種產品,嘆為觀止,真是一塊陳皮鬧翻天,打造種種產業來。僅從事與陳皮相關產業的人員就達30萬眾,產值更是難以數計。

    次此在江門採風,最先在中南石油公司與陳皮與柑普茶相遇。品茶本應在茶室,有茶具、要有儀式感,但在這家公司品柑普茶,卻是在會議室里,以會議的方式進行,介紹主賓、介紹公司的產業與產品、然後依次講話與發言,最後才集中到茶上。這對於茶人來說,就不是品茶,而是茶會。喝茶當然可以,品茶是要品言的,以隨意的喝茶行嚴謹的品茶,這對茶人的言說,是種危險。但由於此茶特殊,依然也可在內心排除種種干擾和雜念,進入茶的境界。

    我在採風的作家中,算是閱茶較多的一位,且有一枚「茶人王」的閒章,因而就被點了名去評茶。我在發言中用四個字描述邑葵柑普茶,即 「溫潤、陳香」。所謂「溫潤」是說入口的感覺,細膩溫和; 「陳香」則有兩重含義,一是陳皮的香味,二是茶的沉澱之香,沖泡後散發出來的。我說,「湯色對喝茶的人非常重要。」邑葵柑普茶湯色微紅、清亮,保持穩定,茶的香味、成色、色號都非常好,作為一款主要用於保健茶來說,十分難得。隨之,紙墨上堂,要寫字,我便寫下了品茶的感受:「陳皮涵香,溫潤邑葵。」

    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朝晃說我的評價非常準確,不愧是「茶王」。新聞的公眾號發出來,都將我寫成了「茶王」,自是不敢當的,「茶人王」與「茶王」有大區別,茶人王是說一個姓王的茶人,把人字拿去了,便有些誇張了。其實,他更關注我對邑葵柑普茶的估價,確實也與實際價格十分接近。有人認為這個價格高了,我之所以做出與其定價接近的估價,完全出於我對茶在生產過程的付出,柑普茶比普洱茶又多出了好些道複雜的工序,除了以柑皮包裹外,還要通過陽光生曬、夜晚打霧、低溫乾燥等十幾道工序,前後要耗費幾百個小時,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邑葵柑普茶,才會有「陳皮涵香,溫潤邑葵」 邑葵柑普茶。

    嚴格說來,柑普茶不是品鑑之茶,因為陳皮的味道濃烈,極易覆蓋茶的清香,甚至是普洱的陳香,平日飲用柑普茶,也往往與保健有關,比如它的化痰、止咳和消滯等功效。這款茶的出現,首先便是與此有關的。次日,採風團到了良溪村,在普茶製作作坊的牆壁上,無意間 「遇上了」柑普茶的創始人。他的名字叫羅天池,清代道光年間(1826)進士,入士後曾在雲南做官,因「回人事件」辭官回鄉,才有了柑普茶的出現。牆壁的宣傳欄上,這位創始人的畫像與文字分列兩旁。文字錄於此:

    羅天池在雲南任職期間羅天池很喜歡飲當地的普洱茶,辭宮後他帶了很多普洱茶回鄉。

    回鄉的當年秋天,羅天池不慎得了感冒,某日在書房內邊看書邊品茗,妻子用陳年柑皮煮水給他服用,他以為妻子煮水給他泡茶,於是把陳皮湯倒入茶壺內,這才發覺這是鎮咳、化痰的陳皮湯,倒掉又覺得可惜,抿了一口,頓覺陳年柑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口留余香。再喝了幾杯,便覺得咽喉舒暢,咳痰也少了。第二天,羅天池又叫妻子煮陳皮湯水給他泡普洱茶,連服兩天,咳止了,痰也沒了,心中的鬱悶仿佛也被陳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歡加上一些陳皮一起泡著喝。

    隔壁的族弟給羅天池送來一些自己種的柑橘,他拿起柑橘看了看,心想:普洱茶放置的時間越長,就越醇厚滑膩好喝,新會柑橘也是放置的時間越長久祛痰鎮咳的療效越好。如何將這兩種食材結合起來存放,既方便沖泡飲用,也容易儲存起來呢?他把柑橘皮撕開三瓣,然後將普洱茶包起來,這樣雖然容易裝茶葉,但茶葉也易散出來。羅天池又想,如果要使茶葉放在柑橘里不漏出來,柑橘皮就不能受到破壞,這須將果肉和核掏空。於是,他取了一個青黃的柑橘,用刀子將柑橘底部割開一小塊,把果肉掏空,用普洱茶將掏空的橘皮填充結實,再蓋上剛割下來的柑橘皮,把果子恢復成原狀,拿出去曬乾。曬乾的柑橘皮呈金黃色,既干又脆,散發出淡淡的橘子清香。為了防潮和不壓破柑橘皮,他想起了雲南當地人喜歡用繩子把雞蛋綁成串來賣的風俗,就找來稻草,把曬好的柑橘茶一個個綁成串掛在書房。他還贈送了一些給鄉人,並手把手地教鄉人製作,柑橘普洱茶的製法便逐漸在良溪傳開。鄉人羅奇生、羅光耀還從同鄉中收集柑普茶到海外銷售。後來,柑普茶的製作方法傳到鶴山、新會、開平等地,並流傳至今。

    顯然這是後人的敘述,而非出自清代進士的手筆。但從這個記述中,柑普茶的出現與功效還是可信的。尤其是陳皮與普洱,都有年份的講究,兩者結合到了一起,便可能產生1+1大於2的能量,用今天的話說,叫強強聯手。這可能是陳皮柑普茶能夠超越陳皮、也能夠超越普洱茶,甚至超越其它的茶類而保持活色生香的原因吧。

    羅天池的後人,自然也就成了柑普茶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在茶室,我們喝了傳承人親自泡的柑普茶,或許是光亮的原因,湯色紫紅,入口柑味偏濃,茶氣較弱,香氣被柑皮所浸蓋。可能,傳承人遵守了創始人柑普茶的旨要,偏於藥理而輕放茶韻。我平日喝茶稍微講究一些,喝的茶的品種也多些,此次採風行,我的行襄中便有茶若干種,並且可以稱得上是好茶,比如1951年的老普,桐木關的煙小種,15年的大紅袍「王者歸來」,茶木人堂的正岩肉桂「藏相守」等,等待著晚間的茶席逐一上演。柑普茶都不能這些茶這個論高低、爭「茶王」,由於陳皮的加入,它們已不在同一範圍內了。

    再次日,採風團到了新寶堂。這是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業當為對陳皮的開發與利用,產品除有各個不年份的陳皮外,還有開發的多種衍生品,其如男女不同版的陳皮酵素飲料濃縮汁。陳普茶則是公司開發的重要產品,而他們這裏的新會柑普茶,品種又細分為小青柑、微紅柑、大紅柑及柑普茶等,有以陳皮包裹柑橘狀,也有普洱茶的餅狀。因時間關係,未及坐下品鑑。沾了「茶人王」三字的光,江門市新聞辦主任謝元春特地為我要了一盒小青柑,帶回家品嘗。

    來自湖南的作家水運憲,文壇稱之為「水哥」的大腕,說在江門遇到兩個「好玩」的江西人。一個是謝元春,他是來自江西的新聞發言官,對江門了如指掌,在邑葵的茶話會上,詳細地詳述了江門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行車途中又開小灶般的講述了江門五邑華僑的傳奇故事;另一個就是我,茶人王,每晚擺茶席,沐浴、端坐、升堂、開泡,說我像尊神,「裝神弄鬼」,不過,他又補了一句:「沒有茶人王的裝神弄鬼,這個茶喝就不好玩了」。確實如此,茶里有故事,尤其是武夷山的岩茶,每一泡茶都有一個故事,它的產地、氣候、環境、採摘的時機,什麼人採摘、製作、儲存等等,都是可以講成故事的。軍旅作家朱秀海、一個將《喬家大院》的故事講得國人皆知的大伽,他就說,喝茶就是要有故事,有故事的茶才能走得遠。但我們對新會的柑普茶都不怎麼熟悉,翻遍江門的宣傳材料,新會柑普茶的故事十分有限,真不知道能講出多少故事來?

    也許應由我的老鄉謝元春與江門的作家們,來開發,來創作,來講柑普茶的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在新會,飲柑普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