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長洲島散記

長洲島散記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2022-06-10 15:43:3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安徽省文聯  季宇

    第一次去廣州,最想去的便是黃埔軍校。

    在我讀過的眾多的文學作品和史料中,黃埔軍校的名字經常出現。去年是建國七十周年,我參與安徽電視台六集大型紀錄片《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拍攝,擔任總撰稿。此片是一部講述金寨紅軍的文獻片。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也採訪了很多專家。金寨是著名的將軍縣,在這塊土地上先後誕生了12支主力紅軍,走出了59位開國將軍。在這些紅軍領導人中,有不少畢業於黃埔軍校。其中最著名的一是紅一軍創始人徐繼慎,一是紅四軍軍長徐向前,他們都是黃埔一期畢業生。這些都促使我對黃埔軍校特別嚮往。

    黃埔軍校坐落在黃埔區長洲島。這裏是珠江上的一個江心島,面積11.5平方公里,島長4.2公里,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其狀狹長,故名長洲島。長洲島是廣州著名的文化旅遊區。值得看的歷史文化古蹟特別多,如巴斯樓、南海神廟、曾氏大宗祠等等。其中當屬黃埔軍校最為著名。

    初冬的上午,美麗的羊城鮮花盛開,暖意融融,沒有絲毫北國的寒冷。當我們驅車來到黃埔軍校時,遠遠望見軍校大門不禁心潮澎湃。早在78年前,孫中山創立該軍校,一共培養了七期一萬多名軍官,這還不包括南京、武漢、成都等地的分校,可謂群英薈萃,名將輩出。

    軍校大門坐南朝北,面臨珠江。校門為兩柱牌坊式歐陸造型,頂部為三角形,兩邊輔以葫蘆狀柱頭。校內建築為嶺南祠堂建築風格,布局為四進三路,磚木結構,內有走馬樓、四合院,樓房以迴廊相通,分別設有總理室、校長室和黨代表室等各種機構,還學生宿舍、飯堂、會議室、大禮堂等設施,陳設簡樸,井然有致。據講解員介紹,大門上「陸軍軍官學校舍」六個大字為辛亥元老、曾任湖南大都督的譚元闓所書。二門兩邊對聯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另外綵樓兩旁對聯,原為「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披為「革命者來」,但現在已改為孫中山先生遺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在通往中心校區的走廊上,我們看到兩旁擺放著幾個碩大的木桶,有一人多高。原以為是防火之用,聽介紹方知除了消防,更重要是飲用。那時師生喝的都是珠江水,每天清晨須四五十名挑夫從珠江挑水儲滿水缸,又稱「太平桶」。在周恩來的辦公室,我們駐足良久。周恩來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是中共的主要領導人。中山艦事件後,他曾遭到蔣介石的軟禁。這是國共合作破裂的前兆。後來他前往南昌領導了著名的八一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參觀中,二樓的學生宿舍給我留下較深的印象:房間裏整齊地擺放著床鋪,床挨著床,相互之間,空間很小,床面狹窄,被褥單薄,雖然條件簡陋,但內務整潔,一看便訓練有素。想到那些身經百戰的名將就曾在這裏度過了一個個白天黑夜,心裏便肅然起敬。

    在學校的陳列室里,我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那些我曾在史料、傳記和文藝作品中多次看到,甚至耳熟能詳的人物,其中就包括許繼慎將軍。

    許繼慎是安徽鄉黨。他是六安人,曾在黃埔軍校一期第二隊學習,畢業後參加過兩次東征。北伐時,他擔任號稱「鐵軍」的葉挺第二十四師七十二團團長,率部參加陽夏之戰,在汀泗橋、賀勝橋等著名戰役中擊潰了來勢洶洶的夏斗寅部叛軍,保衛了武漢。「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受周恩來派遣前往鄂豫皖蘇區擔任紅軍第一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徐向前時為副軍長。他很會帶兵,也很會打仗。來到蘇區不久,很快便把紅一軍帶成了一支鐵血之師。

    據開國上將洪學智回憶,為了粉碎國民黨對大別山區的第二次「圍剿」,紅一軍發動了獨山之戰。當時洪學智在二十九團任排長。由於該團是由游擊隊改編,存在游擊作風,作戰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當時就有人譏諷二十九團,說它們不能打。在動員大會上,許繼慎當著全體官兵的面,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評。他說:「二十九團要特別注意。你們不能後退。如果後退,下來一個宰一個,下來兩個宰一雙,都退下來,都宰了。」戰鬥打響後,許繼慎又有意冷落二十九團,不派他們任務。團長前去請戰,他連看都不看他一眼,便說去去去,讓他走開。團長又急又氣,倔強地站著不走。過了許久,看看火候差不多了,許繼慎才把他們拉了上去。

    接到任務後,憋足了勁的二十九團知恥後勇,三軍用命,第一個衝進獨山鎮,受到許繼慎的表揚。事後,洪學智回憶說,許軍長用的是激將法,二十九團從此一戰成名。

    黃埔軍校除了主校外,還有數個分校,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黃埔武漢分校是北伐軍光復武漢後成立的,招收男女學生及入伍生6000餘人,規模不亞於黃埔主校。從這裏走出八位解放軍高級將領,其中有元帥陳毅、徐向前,大將羅瑞卿、許光達等。女兵隊中還有抗日英趙一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12月11日,由武漢分校改編的第四軍教導團,在廣州赤衛隊和其他革命力量的配合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這是繼武昌起義後又一次由共產黨領導的著名的武裝起義。參加這次起義的僅元帥就有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三人。

    廣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同樣也是一座面向世界,開放包容的城市。早在1400年前,建於長洲島的「黃埔港」便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來自海內外的商船頻繁出入,華夷互市,萬方輻輳,船聲漿影,車馬喧闐。坐落在珠海出海口的南海神廟便是當年的歷史見證之一。該廟始建於隋朝,又稱波羅廟,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規模最大的海神廟。它被譽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之一。為了祈求航船平安,歷代官方和民間都要在這裏舉行祭典。其中每年農曆三月的舉行的祭祀海神傳統被稱之為「波羅誕」,儀式盛大,沿傳至今。

    據當地朋友介紹,黃埔最早有村名為鳳浦,因為來往貿易的外國人增多,由於他們發音不准,誤把鳳浦說成黃埔,久而久之,鳳浦便成了黃埔,而鳳浦碼頭也改為黃埔碼頭。讀過近代史的都知道廣州有個著名的十三行,那是一口通商時代的產物。很多人把十三行誤作十三個商行,實則不然。據當地人介紹,十三行原為地名。一口通商時代,他是清政府特許的對外貿易的商行。由於半官半商的壟斷性質,十三行商人中產生許多富可敵國的富豪,其中著名的商行多達數十家之多。參觀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我們流連忘返,收穫頗豐。這座投資數十億打造的博物館中陳列了許多關於十三行對外貿易的珍貴實物,大量精美的銀器、瓷器、油畫、照片、文稿等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十分珍貴難得,其中不少珍品由海外華人斥巨資從英國等地拍賣行購回,轉贈館裏。從這些展品不難看出當年十三行貿易的繁華以及十三行商人生活的開放和奢華。然而,作為牙行,十三行主要是對外交易的辦公地點,真正的貨運都集中於黃埔碼頭,舟楫往來,大量的外國商船來往於此地,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由這裏運往歐美等國,而外洋的紡織品和五金商品也由這裏進入中國。鴉片戰爭後,黃埔港東移至長洲島,因此長洲島亦有黃埔島之稱。此後,幾經變遷,黃埔港遷至與長洲島隔江相望的珠江北岸,但當年的盛況,仍不難想見一斑。尤其是現今的黃埔港更是發展迅猛,早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名列前茅的大港口之一。

    長洲島歷史悠久,充滿傳奇,而今這個傳奇仍在繼續書寫。今天的黃埔開發區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35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到1280億元。一些高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匯聚了先進的人才和高科技創新能力,處處充滿了活力。入夜,開發區的燈光秀,絢麗多彩,五色斑瀾。「到黃埔去」「相約在黃埔」的口號振奮人心,令人鼓舞。在參觀中,我深深感到了內地與廣州的差距。作為地處改革前沿的廣州不愧是老大哥,遠遠地走在前邊,令人刮目相看。

    離開黃埔前,朋友特地讓我們體驗了一下自動駕駛出租車,更讓我們大開眼界。關於無人駕駛汽車,我先前只是在媒體上看過有關報道,如英國、瑞典等國正在研製,並開始上路試驗,但性能並不穩定云云。原以為這離我們的生活還很遠,但沒想到它已成為現實。當自動駕駛出租車來到我們面前時,大家都忍不住好奇地打量,問長問短。通過朋友介紹,方知此車與一般出租車不同的是,車頂上安裝了由激光雷達和高清攝像頭組成的傳感器。打車時通過手機平台便可呼叫。開車時無須駕駛員,通過智能同步進行操作。坐上車後,只要發出指令,它便按照最佳路線開始行駛。遇到行人和障礙會提前預判,自動避讓。它還能準確地識別紅綠燈。車速根據交通狀況可達40至60邁。一路上行駛平穩,比人駕駛更為安全。我們乘坐的是文遠粵行出租車公司的車輛。據說該公司現在擁有數百輛這樣的出租車,去年已經投入運營,目前營運範圍主要在黃埔區,等到條件成熟,就會向全市推廣。我不知道這種自動駕駛汽車在全國是不是第一家,但我卻是第一次領略,感到十分新奇。

    科技改變生活,這已不是單純的口號。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更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責任編輯:實習生怡婷 長洲島散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