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牢記使命,奮鬥為民|廈門翔安,綜合實力提升 構建開放、包容、自然生態城區

牢記使命,奮鬥為民|廈門翔安,綜合實力提升 構建開放、包容、自然生態城區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2-06-16 21:21:3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牢記使命奮鬥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翔安區專場16日上午在廈門舉辦。廈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官軍主持,翔安區委書記黃鶴麟,翔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佳鍛,翔安區副區長顏莉莉出席併發布有關情況。
 
 
    黃鶴麟說,2003年10月19日,翔安因應「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正式設區。建區以來,一批又一批創業者以拓荒牛的姿態,艱苦創業、團結拼搏,拼出了翔安氣勢,貢獻了翔安優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GDP從建區時的22.4億元增長到781.79億元,位列全省各縣(市區)第21名;財政總收入從1.17億元增長到93.4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25.73億元增長到去年達17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從4.36億元增長到777.65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一。在推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同時,翔安區着力加大民生補短板力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從建區時的4221元增長到40062元。

    新型城鎮化建設產城融合城區
 
    堅持以高於島內的標準,加快建設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重大片區、重點項目建設,城市發展形成新骨架。
 
    航空新城、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翔安南部新城、同翔高新城等一座座新城加速崛起,城鎮化率從56.1%提升至70.5%,常住人口從27.2萬人增加到61萬人。
 
    地鐵3號線建成運營,4號線全線貫通,濱海東大道、海翔大道等主幹路網四通八達,新增園林綠地110公頃,水電氣污等市政配套不斷完善。

    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生態自然城區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提升環境質量,全面完成15.3萬畝海域退養,依法清退洗砂廠、機磚廠等落後產能,小光山礦區等一批歷史環境頑疾得到解決,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三大流域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規範整合村居各類專兼職人員,建立一支700多名的網格員隊伍,推行網格化管理,獲評省級「平安區」。堅持文明創建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去年省級文明城區考評全省第五,創歷史最好成績。

    推動綜合承載力建設包容、活力城區
 
    充分發揮對台對金區位優勢,打造台胞台企登陸「首選門戶」。
 
    努力打造「雙循環」的重要通道和樞紐節點,一批重大公建項目落地建設,廈門新機場計劃2026年建成運營,新體育中心、新會展中心將於2023年全面建成,廈門第二東通道預計明年春節前建成通車,第三東通道爭取今年年底開工。
 
    謀劃布局重大發展平台和載體,陸續規劃建設了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區、海洋高新產業園等市級平台,布局了全省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廈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高品質生活建設和諧安康城區
 
    堅持人民至上,傾情傾智辦好惠民實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成為「全市樣板」,馬塘村入選新中國70周年「富強之路」十大典型村莊。突出抓好被徵地退養農漁民等重點群體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次。
 
 
    翔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佳鍛表示,翔安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託「山—海—田—厝」資源,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休閒農業,累計招商入庫現代農業項目67個。通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下一步,翔安將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着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人居環境換檔升級、基層治理精準有效、農民生活富裕富足,形成「鎮街有示範、村居有精品」的全域鄉村振興格局。
 
    引「名師」、建「名校」,成立全省首個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新增各類學位7萬余個,實驗小學、雙十中學、科技中學等一批名校落地辦學,建成30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引進高層次教師35名。
 
    同民醫院更名「市第五醫院」並晉升三級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建成運營,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設立全市首家老年康養醫學中心和首個福利性托育園,「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機勃發城區
 
    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新動能和競爭力。
 
    天馬、中創新航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引進,電氣硝子、ABB、聯芯等投產擴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到434.5億元,年均增長7.7%。
 
    形成了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重點產業鏈群,其中平板顯示產業產值778.4億元、佔全市的48.5%,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產值233.6億元,佔全市的48.6%,兩條產業鏈均佔據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健康醫療、海洋經濟、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創意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工業強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翔安的鮮明特點。
 
 
    翔安區副區長顏莉莉表示,翔安區作為因應「跨島發展」戰略而生的新區,19年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
 
    經過建區19年來的跨越發展,現在翔安區工業建成面積達18.7平方公里,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6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700億,初步形成了機械裝備、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重點產業集群,其中,包含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在內的電子信息業,去年產值已達944億元,即將成為翔安區首條千億產業鏈。可以說,隨着友達、冠捷,以及您剛才提到的天馬、中創新航等一大批優質企業的落地翔安,翔安已成為廈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產業基地、全省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
 
    下一步,翔安將進一步秉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的發展理念,在加快打造先進製造業強區的同時,結合新城的陸續開發,同步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臨空經濟、文旅經濟,為我區今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胡薇 王禹傑 沈偉彬)
 
責任編輯:郭昕玥 牢記使命,奮鬥為民|廈門翔安,綜合實力提升 構建開放、包容、自然生態城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