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荔園,群賢畢至,共商灣區教育發展新格局。11月16日,2022灣區校長論壇暨深圳大學40周年校慶學術論壇在該校粵海校區舉行。作為2022西麗湖論壇平行論壇之一,本次論壇旨在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助力深圳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地,為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增添新的力量。
論壇由教育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學承辦,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協辦,通過線上線下模式,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內外知名高校校長,教育研究與科技創新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荔園,在思想激盪、智慧交流中,共話大灣區高等教育「開放」的理念、「融合」的路徑、「未來」的選擇。深圳市副市長張華、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志峰出席活動。
新使命 大灣區高等教育任重道遠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融合發展,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一國兩制」背景下區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嘗試,更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關鍵舉措和現實需求。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承擔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國家使命。大灣區高校要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加快國家戰略科學理論建設,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他提出,大灣區高校要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上、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效率上、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上、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上、服務國家區域創新發展上、拓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上起表率作用,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創新思想庫、人才培養主陣地的作用。
張華表示,近年來,深圳搶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辦學,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她希望,與會專家立足深圳先行示範區定位,圍繞高等教育如何更好服務、融入和支撐深圳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打造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等方面獻計謀策。同時,她希望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積極對標國際先進,加快推動科學研究、學生培養、師資交流等方面資源共享,匯聚灣區高等教育資源,加快打造高水平開創型國際化高等教育資源聚集高地。
深圳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表示,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戰略一體規劃。在新時代新征程,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基礎支撐和創新引領作用需要發揮,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着力建設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國家和區域戰略人才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應當積極貢獻於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未來,隨着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不斷走深走實,粵港澳大灣區一定能成長為內地與港澳高等教育全面合作發展的生動典範,建成世界領先水平的高等教育體系和國際教育示範區。
新征程 大灣區高校彰顯自身優勢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謀劃高等教育發展,關鍵在於將高等教育發展與科技事業發展、與人才工作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者關係。
科技賦能、科技向善。毛軍發以《現代科技:IC為根AI為本》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我國科技工作總體實力與量化指標國際一流,但科學重大發現和技術重大發明不多,在開創新的學科方向、推動技術革命、解決國家卡脖子難題等方面貢獻不顯著。當下,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越來越依賴高端精密儀器和重大科學設施,集成電路(IC)是儀器、裝備、設施的「根」技術,人工智能(AI)是科技決戰的主戰場、驅動科技進步的「本」力量。目前,深圳大學積極對接深圳「20+8」產業集群,在電子信息、高端製造裝備、新材料方面進行學科布局,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貢獻「深大智慧」。
活動中,北京大學副校長、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錦妙用北雁南飛的雙關比喻,從北大「新工科」建設出發,表示北大有學科優勢,深圳有區域與產業優勢,在「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的機遇下,雙方應進一步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實現教育鏈、學術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四鏈融合,讓創新要素與一線企業緊密結合,打造產學研融合新生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將瞄準深圳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聚焦國家重大『卡脖子』戰略基礎技術難題,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區域產業耦合的北大深地協同創新的共贏體。」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大學?我認為,是一所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主任樊建平說。在他看來,研究型大學肩負着發展科學和技術的雙重責任,正從產學研向研學產轉化,以多學科交叉等新手段為發展新賽道,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時代已經到來。「這個時代賦予深圳高等教育一個很大發展機會。深圳將市場化的優勢轉變為,知識經濟時代建設一流大學良性的競爭環境。」演講中,樊建平通過世界名校的現代大學建設案例和深圳理工大學的創新探索,闡明了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之間的邏輯關係,即產業發展是四鏈融合的宗旨,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源動力,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教育作為產業發展以夯實根基。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校長以錄播形式就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融合發展發表了看法,提出香港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較高的起點,應該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更多貢獻,香港中文大學積極配合國家戰略,在產學研各方面全力投入,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最快將於2023年9月推出「2+2本科學位課程」,這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讓學生於深港兩地校園修讀雙主修本科課程的項目,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集聚。
新路徑 大灣區高校助力高質量發展
高校與經濟發展是互為支撐、相互促進的,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決定。高校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發展的源頭活水。高校利用自身的學科、專業、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優勢,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是其發展的顯著特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對於灣區建設來說,大學的作用獨特且意義重大。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認為,高校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承擔5大角色:灣區建設人才的培養者、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決策諮詢研究的智囊團、文化傳承發展的引領者、高等教育開放合作的踐行者。他建議,要立德樹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發揮高校科技理論創新的突破效能,推進大灣區高等教育優勢互補的健康發展態勢,讓灣區與大學形成良性互動的整體。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以《加快建設創新型大學,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發表演講。他表示,大學不僅要成為重大難題的解答者,還要成為新型學科前沿和產業未來方向的引導者。他結合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能源創新學院、「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探索實踐,闡釋其對創新型大學建設的認識和思考。林忠欽指出,以粵港澳、長三角和京津冀為代表的世界級城市群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高校應通過行業研究、智庫建設、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舉措,以數字經濟、智能製造、醫療健康、智慧能源和金融科技等5大研究樞紐為抓手,打造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的一流創新研究平台,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向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將會超越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單向合作關係,轉向建構大灣區、橫琴跟澳門的深度合作關係。合作要有行動計劃,而能不僅僅停留在會議研討。澳門城市大學校長劉駿表示,在此形勢下,高校的課程應當有所變革,設置能夠適應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的更多樣態的課程,以及課外的學習機會和交流機會,把知識和應用結合在一起。此外,高校不能忽視人文社科對人的發展的全方位作用,在發展高科技的同時,還應當重視人文底蘊。
活動當天,還舉行了以「開放·融合·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發展走向與戰略選擇」為議題的圓桌論壇,邀請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賈金鋒院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副校長張欽宇、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主任肖松山、鵬城實驗室副主任石光明分別圍繞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何以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創新要素資源融合和資源聯通共享、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面向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3大議題展開討論。(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 見習記者 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