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城蘭州瑰寶——青城古民居

金城蘭州瑰寶——青城古民居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2-11-20 16:55:07 來源:蘭州市文旅局

    青城古民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北端的黃河南岸青城古鎮,主要遺存有高家祠堂、城隍廟、青城書院、東灘戲樓和45院古民居等,古建築及民居群規模為甘肅省最大,公共建築、宗教建築、民居建築構成一個有機系統,歷史風貌和建設格局保存比較完整真實,是黃河中上游傳統農耕社會形態的實物遺證。

    黃河千年古鎮

    黃河,穿過蘭州盆地,浩浩蕩蕩向東北奔去,一路開山闢土,過桑園峽、小峽、大峽後,沖積出一塊綠洲,這裏孕育出了一座黃河古鎮——青城。在漫長歲月里,青城人傑地靈,為古絲綢之路上重要水旱碼頭,唐宋元明時期的邊寨城堡,明清隴上水煙之鄉,享有「千年黃河古鎮」和「塞上江南」之美譽,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青城,臨河靠山,戰略位置重要。在唐朝時築有龍溝堡,宋朝仁宗寶元年間,在宋與西夏對峙中,秦州刺史狄青在原堡基礎上順河擴建一條狹長的城堡,稱「一條城」,簡稱「條城」(後世為紀念狄青,又將條城稱為青城)。明朝時,不少姓氏人家跟隨明肅王遷移而來,也有由政府組織從山西、江南等地移民青城,古鎮日益興旺。明萬曆年間,政府在青城設守備駐防。

    明清時代,青城地理環境優越,水煙業興旺發達,帶動當地經濟崛起,商舖林立,車水馬龍,碼頭繁忙,使青城成為區域商貿中心,文教事業也迅速發展,奠定了青城古鎮根基。

    如今,坐落於青城鎮的城隍廟、青城書院、高家祠堂和大量古民居向我們昭示着黃河古鎮曾經的繁榮昌盛,隍爺出行、英雄武鼓、青城小調、道台獅子表演等傳統民俗文化向我們訴說着古鎮曾經的文雅仁義。

    「水煙興青城興」

    青城坐落於黃河邊,水資源便利,氣候濕潤,土壤肥沃,水煙種植條件得天獨厚。據史志載,青城水煙種植加工始於明代,在清朝前期,清朝水煙作坊多達200多家,人口增至3萬多人,水煙業成為當地支柱產業,為青城經濟發展命脈所系,其時,蘭州黃河邊青城黃煙與苑川河畔綠煙聞名全國。

    青城水煙以味香質優著稱,加工講究,配料精緻,內含二十多種香料及中藥材,被譽為「銀絲」,作為明朝歷代肅王每年向朝廷進貢的「八寶珍品」之一,也是清代宮廷水煙的常用原料。

    青城水煙主要分為黃煙、青煙(綠煙)、棉煙、麻煙四個級別,黃煙主要銷往天津、浙江、福建、兩廣等沿海地區,青煙主要銷往甘肅、內蒙、四川、山西等貧困地區。水煙外銷主要交通有五條路線:水路通過羊皮筏子運輸至寧夏、包頭,包頭後再以火車運至大同、天津,然後部分轉至東北;陸路有甘陝線、甘川線、甘新線和甘青線。

    青城水煙發展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頂峰,種植面積包括青城黃河兩岸,上下峽口,北灣三灘,甚至遠至靖遠,並形成一批上規模有品牌的「源興號」「巨順號」「宏興源」等商號。水煙也帶動了其他行業興旺,通過商隊交易着青城水煙等土特產和中原東南沿海百貨,在貧瘠甲天下的甘肅,青城以富庶著名隴上,富賈巨商們在青城文教事業發展和公共事業建設方面也不遺餘力,使青城有「文雅青城,仁義之鄉」和「小蘭州」之美稱。

    黃河遺韻 古鎮遺珍

    千年黃河古鎮,戰略地位重要,地理環境優越,經濟繁榮,文教發達,留下了書院、祠堂、隍廟、戲樓、民居等豐富文物遺存,比較完整體現了鮮明的西北農耕社會文明形態。

    在古代農耕社會,一般有城即有城隍廟,供奉城隍爺,以祈求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祛除災厄。青城城隍廟位於青城鎮中心,始建於宋仁宗寶元年間(1038—1039),為秦州刺史狄青的議事廳,又稱「狄青府」,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改為守備府,是條城守備軍的指揮部所在地,清雍正二年(1724)改建為城隍廟。現院內獻殿為遺存建築,其他建築為復建建築。現今「城隍出府」民俗仍存。

    城隍,道教中守護城池之神。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時期興起,至明清時期,漸由守護神演變成與人間政府所派遣的「陽官」對應的「陰官」。城隍神的職能是: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城隍廟是祭祀城隍的場所,青城城隍廟祭祀的城隍為楚漢之爭中「滎陽誤楚,身殉漢皇」的「忠烈侯」紀信。

    原山門有對聯:「陽世奸雄,違天害理皆由己;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體現了城隍文化功能。進入山門迎面即是戲樓(已毀重建),院內東西兩側建有看戲廳和陪殿三間,原陪殿共八府(蘭州、慶陽、寧夏、平涼、金昌、涼州、甘州、西寧)及七十二縣城隍木主。院內正中建有獻殿,供奉城隍,獻殿東西兩側牆壁上鑲嵌城隍廟修建記及捐資碑各一塊。獻殿之後為大殿(復建),城隍辦公場所;再後為寢宮(復建)。

    古代書院,是唐宋至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傳統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一般為著名學者主持的高等學府。

    青城書院,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呈三進三院布局,由山門、廂房、過廳、大殿等組成,佔地4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37平方米。光緒三十年(1904年)改為「皋榆聯立高等學堂」,現建築遺存保存完好。山門內兩側各立道光十二年(1832)刻《創建書院集資碑》3通,記述青城書院修建經過,鐫刻創修青城書院捐錢人姓名147人。青城書院由當地煙坊集資修建,每年費用也由煙坊「出境煙擔貨物抽銀一分」供應。

    青城交通便捷,明清時代盛產黃煙,客商雲集,清代中期,已逐漸發展成為富甲一方、文教昌盛、人才輩出的隴上名衢。據文獻記載,清代青城一域就建有書院六處,考取進士11人,文、武舉人74人。

    祠堂,是用於宗族祭祀祖先、商議族內重要事務等活動場所,具有維繫親情、社會教化、社會救助等功用,是中國傳統農耕社會治理的重要載體。青城高家祠堂,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由山門、前後過廳、祖堂及跨院四部分組成,佔地約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是青城高氏家族供奉祖先和集會之所,是研究封建社會宗法關係的重要遺存,院內精巧建築、「大禹耕象」「高柴求學」等精美磚雕保存完好,現用於展示家族文化。

    戲樓,又稱戲台,是供演戲使用的建築,是中國古代戲曲文化表演傳承場所。中國古代戲曲表演場地繁多,從最原始的廣場廳堂露台,到廟宇樂樓、瓦市勾欄、宅第舞台、會館戲樓、酒館戲樓、茶園戲園,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戲樓戲劇觀演場所。

    青城東灘戲樓,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佔地2400約平方米,建築面積208平方米,保存較好,一直作為居民傳統文化活動場所。著名的陝西三義社、易俗社及蘭州的福慶社、關娃子戲班等都曾在此演出,為清代乾嘉時期青城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

    青城古鎮現遺存45院古民居,以四合院為主,多為三堂三廈、三堂五廈、三堂七廈,建築風格吸收了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特點。有磚雕門樓、六柱門樓、垂花門樓等,門楣、墀頭牆裝飾牡丹、博古、蝙蝠及漁樵耕讀等磚雕。與門樓對應的廂房山牆上大多砌出影壁,影壁嵌飾「五子登科」「旭日東升」「五福捧壽」「漁樵耕讀」等磚雕圖樣。素雅質樸,田園意蘊濃郁,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統一,蘊含着深厚的傳統農耕文化。(來源 蘭州市文旅局)

    頂圖:青城城隍廟

責任編輯:嚴燕紅 金城蘭州瑰寶——青城古民居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