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科創賦能 共享深藍 | 從2022中國海博會看我國海洋經濟發展

科創賦能 共享深藍 | 從2022中國海博會看我國海洋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2-11-25 23:26:47 來源:新華社

 從超深水鑽井平台、大型LNG運輸船等高端海工裝備,到船舶自動化、深海智能養殖等新興技術,再到綠色港口建設、海洋生態修復等解決方案……走進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海洋科技新成果讓人目不暇接。

 記者走訪發現,創新、綠色、共享不僅是一系列海洋科技新成果共同特徵,更成為當前中國海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新引領和新動力。

 創新驅動日益成為主要力量

 只需4名工作人員,就可養殖上百萬尾黑鮶魚,在中集集團展區,大型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年產漁獲1000噸的海上「養殖場」,通過風力和光伏發電提供能源,並搭載智能監測、自動投餵、水下機械人洗網等設備,通過「魚臉識別」系統,可以實時捕捉到魚群的生長狀態。

 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總監潘細錄介紹,水產業最大的問題通常是不可知、不可控,「經海001號」穩定的水產數據和清晰的營運模式,對深海養殖產業具有革命性意義。「有了穩定的數據,就可以帶來金融和保險,後面的網箱我們就能通過融資租賃模式來建造。」

 「經海001號」只是我國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當前海洋技術創新的步伐逐步加快,以深海生物基因資源開發為代表的生物醫藥技術,以及海洋衛星、高科技新材料、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晶片傳感器等,正對海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何廣順表示,科技創新對於具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雙重特徵的海洋經濟發展尤為重要。「海洋自然條件複雜多變的特徵決定了海洋經濟發展對技術的要求比陸地經濟更高,未來海洋產業的發展將更多依靠創新來驅動。」

 綠色低碳環保成為新主題

 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雙碳」目標的實現,與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在本屆海博會上,綠色低碳環保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主題。

 走進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展區,應用電力、混合動力和清潔能源的各種類型「綠色船舶」,提供着不同類型的節能環保型航運方案;在中集集團展區,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潮汐能發電、海上制氫、船舶碳捕捉、海上綠色甲醇等海洋新能源解決方案讓人眼前一亮。

 此外,深遠海綠色養殖設備和技術、海洋生態修復技術、綠色智能港口,以及「海上風電+制氫」「海上風電+海水淡化」「海上風電+浮島」等融合發展業態也在茁壯成長。

 在鹽田港展區,記者了解到,2012-2022年,該港區吞吐量大幅上漲的同時,每個標箱碳排放量卻在下降。其中,推進岸基船舶供電、龍門吊「油改電」、液化天然氣拖車應用是最主要、貢獻最大的三大舉措。

 「氣候變化、環境惡化使得世界各國紛紛改變過去在海洋產業發展過程中過度依賴能源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更加注重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何廣順說。

 「開放、合作、共享」更加重要

 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始終伴隨着對海洋的認識、保護和利用,各國人民通過海洋交流、融通。

 記者在中集集團展區了解到,2022年以來,全球海上鑽井市場回暖,中集旗下多個鑽井平台獲得了來自歐洲北海、中東、墨西哥灣和巴西等海域的長租作業合同,在國際主流採油區「擦亮」了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本屆海博會上,美國船級社、法國船級社、殼牌等數十家企業,帶着最新技術、產品和裝備參展。來自中國、美國、挪威、瑞典、法國、德國、新加坡、丹麥、希臘等十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知名企業和社會組織的高管及專家等,共同論道全球海洋產業發展趨勢、海洋領域技術前沿和熱點問題。

 展會期間,挪威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正式揭牌。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表示,要用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使用現有的海洋資源,使我們在創造價值的同時,又能保護我們的海洋生態系統,這需要世界各國的開放合作。

 何廣順介紹,中國將深度參與海洋治理,大力推進重點領域合作,積極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新華社記者 王豐)

 圖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朱劍明 科創賦能 共享深藍 | 從2022中國海博會看我國海洋經濟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