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財經頻道CNBC的統計顯示,由於需求暴跌,美國在中國的製造業訂單下降了40%,這或迫使中國工廠提前兩周放新年假。
物流集團Worldwide Logistics首席執行官喬‧莫納漢(Joe Monaghan)表示:「由於需求崩潰,來自亞洲的集裝箱運費持續下降,在船舶利用率達到新低的情況下,迫使海運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空出更多航次。」
供應鏈研究公司 Project44 就表示,自從夏季尾開始,由內地往美國的貨櫃船運載量,從歷史高峰顯著下降,由8月至11月,跌幅達到21%。
美國物流業就估計,由於遠洋貨櫃船減少航班,1月初來自中國的貨物可能會有延誤。總部位於亞洲的全球航運公司HLS已就此提醒客戶,行業會面對雙重困難,包括需求下降,以及新船加入,令到運載量過剩。此外該公司預測,2023年集裝箱數量將進一步下降2.5%,運載能力將增加近5%-6%,這將繼續對2023年的運費產生負面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的擔憂,還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集裝箱航運市場進一步複雜化。」該公司分析說。
HLS援引的貿易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從亞洲的進口量驟降至20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集裝箱現貨價格已經越過了盈虧平衡點,「進一步降低的空間很小」。
美國和歐盟對製造業訂單減少,亦都影響到越南,報道指,今年初以來,越南每月有1萬2千5百家公司倒閉,按年增加25%,越南貸款利率由原來的6.5%升至13.2%,令到很多工廠寧願關閉廠房,都不簽新訂單,HLS指,12月份往越南的船運航班減少5成。
此外,除了美國需求降低這一因素外,這一趨勢或許也反映歐美開始減少依賴和中國的貿易。Project44認為是反映歐美開始減少依賴和中國的貿易,全球貿易版圖正被重新改划,以德國為例,今年9月對美國的出口按年增長近5成,其中機械貨品今年頭9個月對美國的出口就增長近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