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中醫藥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首次發現人類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並根據這項發現,為該病症找到新的治療標靶。研究又發現,食用低蛋白含量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麵包等,或有助減少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出現的腸道蠕動。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Cell Host & Microbe》。
腸易激綜合症是常見的功能性腸病,特徵是大便不規律、腹部不適和腹脹。據估計,香港約7%成年人受該病症影響。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是該病症最常見的類型,並無根治方法,大多數臨床治療都集中於緩解症狀。
血清素是調節腸道蠕動的主要神經傳導物質。以往研究顯示,增加製造血清素會導致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胃腸道症狀。此外,亦有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在調節血清素水平方面能發揮作用。然而,當中涉及的細菌種類,以及腸道微生物群如何調節血清素製造的分子機制仍有待釐清。
為探討根治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方案,由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及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教授卞兆祥教授、教學科研部助理教授王凱亮博士,以及博士後研究學人翟李翔博士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90名患者的糞便樣本中,檢視了數千種食物成分及其分解物,發現他們的糞便含有大量苯乙胺和色胺。苯乙胺和色胺是由微生物消化膳食蛋白時所產生的微量芳香胺,並與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腹瀉症狀嚴重程度相關。
團隊又發現,在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糞便樣本中大量存在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而苯乙胺和色胺則主要由這種細菌製造。此外,把這種細菌移植到小鼠的腸道後,小鼠會出現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腹瀉症狀。這些結果顯示,由「活潑瘤胃球菌」製造的苯乙胺和色胺,可以在沒有其他風險因素下,在哺乳類動物誘發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
團隊接着研究以「苯乙胺/TAAR1通路」為標靶,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潛力。他們以移植了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糞便樣本的小鼠作實驗,發現使用特定的抑制劑阻止TAAR1被激活,能有效減輕腹瀉症狀。
翟李翔博士指出,研究結果詳細描述了微生物群如何導致腸道蠕動失調的機制,並發現「苯乙胺/色胺/TAAR1通路」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新治療標靶。卞兆祥說,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患者經常出現腹瀉及腹痛,令生活質素降低。研究的發現為以抑制該通路為基礎,發展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新療法帶來希望。
研究團隊還發現,低「苯丙氨酸」含量的飲食,可減少微生物產生苯乙胺和色胺,從而抑制小鼠的腸道蠕動。膳食中的苯丙氨酸是一種氨基酸,會被消化分解成苯乙胺。低蛋白含量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麵包等,苯丙氨酸含量相對較低。(記者 馮煒強)
頂圖圖說: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及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教授卞兆祥教授(中)、教學科研部助理教授王凱亮博士(右),以及博士後研究學人翟李翔博士(左)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人類腸道細菌「活潑瘤胃球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