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經觀察】全球通脹高企 中國為何獨樹一帜

【財經觀察】全球通脹高企 中國為何獨樹一帜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01-12 11:30: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王長久

 2022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明顯低於全年3%左右的控制目標。市場人士分析,在全球通脹高企的大背景下,中國CPI年漲幅控制在2%難能可貴。而預計2023年內地物價仍將保持總體穩定。

 全球通脹中國物價平穩

 美國即將發布2022年12月份通脹數據,業內預計,去年12月美國CPI同比增長將從此前的7.1%放緩至6.5%,但通脹形勢依然嚴峻。

 2022年是全球性的通脹年,歐洲和英國通脹更高,日本、韓國通脹形勢也非常嚴峻。全球性通脹引發全球性加息潮,美聯儲更罕有地在一年中7次加息,累計幅度超過400點。

 而中國獨樹一帜,一是中國2022年全年通脹溫和,峰值出現在9月,也才達到2.8%,仍低於3%的年控目標。最低值出現在開年前兩個月,CPI漲幅只有0.9%,和國際大環境形成鮮明對比。二是全年CPI漲幅只有2%,為中國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創造了條件,中國2022年罕有地將一年期貸款利率降低15個基點,更將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降低35個點,與全球性的加息潮形成鮮明對照。

 2023年物價穩定有保障

 2022年中國通脹控制在2%,會讓2023年內地物價穩定遇到一定的挑戰,因為基數比較低。而開年前兩個月CPI漲幅相信會比上年高企,因為去年前兩個月內地CPI同比漲幅只有0.9%。而且1月正趕上兔年春節,物價有高企的動能。但是前兩個月CPI漲幅應該會超過2%而不會突破3%,畢竟抑制物價的因素還比較多,而且內地提振內需也需要一個過程。

 展望2023年,權威人士分析,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中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出現復蘇,全年GDP實現5%左右的增長,同時,通脹料將比較溫和,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預計平均在3%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走出疫情影響,消費出現復蘇。在過去三年,中國民眾儲蓄率增長3至5個百分點。走出疫情后,人們可以把積壓的儲蓄釋放出來,一些前期待釋放的需求也會逐步釋放出來,這將成為今年消費反彈最主要的動力。

 不過,2023年人們不用太擔心通脹。中國應不會出現像歐美等經濟體那樣經濟重啟以後通脹持續居高不下且創紀錄的情況。一方面,中國經濟的重啟是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進行的。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價格已經比去年年初回落了很多,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小。另一方面,中國房地產市場今年有望企穩,但大概率是弱復蘇,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壓力不大,所以今年上游成本壓力對下游產業的影響也比較弱。總體而言,通脹溫和。

責任編輯:程向明 【財經觀察】全球通脹高企 中國為何獨樹一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