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百年長堤 「僑」見廣州

百年長堤 「僑」見廣州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3-06 16:34:1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百年長堤 華僑印記》專題展在海珠廣場地鐵站正式開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廣大市民講述長堤的百年風雲以及與華僑華人的歷史故事。

    「僑」見老故事:百年長堤的華僑印記

    輝煌長堤,僑風馥郁。行走在沿江路上,一棟淡黃色的單體建築格外引人注目,至今已過百年歷史。二十世紀初,廣東官方與華僑為主的民間商人合股組成廣州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電力公司,由於設在沿江西路五仙門一帶,民間俗稱五仙門發電廠。如今,這裏已經蝶變為廣州華僑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利用百年建築活化建成的華僑博物館,全方位展示廣府華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對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圖2.jpg

    愛群大廈高64米,共15層,曾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佔據「廣州第一高樓」的名號,由著名愛國華僑陳卓平集華僑資本投資興建。作為廣東最早的全鋼架結構高層建築,「愛群」的建築外形仿照美國摩天大樓,並融入嶺南文化的騎樓特色。「一枝獨秀冠南天」,落成時被贊「開廣州高層建築之新紀元」,成為當時廣州當之無愧的城市地標。

    永安堂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珠江北岸長堤地標之一。永安堂原是新加坡著名僑領、有「萬金油大王」之稱的愛國商人胡文虎於上世紀30年代建成。這是永安堂藥業在廣東生產虎標系列成藥的基地,也是廣州第一座華僑藥業大樓。1995年5月,胡文虎之女胡仙女士將永安堂大樓捐贈給廣州市政府,現作為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使用。

    澳大利亞華僑馬應彪投資建設的東亞大酒店,中國第一座海關辦公大樓,由華僑出資興辦的華夏大酒店、新華酒店、大三元等老字號酒店……各種中西合璧的華僑建築陸續沿岸拔起,有如散落在珠江邊的明珠,成為長堤路上靚麗的風景線,如今吸引着不少年輕人前往「打卡」。

    「僑」見新活力:打造長堤華僑歷史文化示範片區

    作為擁抱世界的先行者,廣府華僑將敢為人先、開放包容、情系桑梓的赤子心根植故土,書寫出長堤的傳奇故事,使長堤孕育出獨特「僑」味,散發出韻味悠長的歷史文化魅力。

圖3 (1).jpg

    這裏僑情之濃郁、僑景之壯麗、僑英之眾多,稱得上是廣州「僑」名片上的絢麗一筆。今年市「兩會」期間,廣州市政協委員馮廣俊、江帆、帥亦文聯名提案,建議打造長堤華僑歷史文化示範片區,再次將華僑與長堤發展緊密聯繫起來。

    「長堤一帶保留完整且最有特色的騎樓,中西合璧的建築散發着獨特僑味,以長堤為試點,未來可與人民南、沙面、恩寧路等歷史文化街區延伸對接,帶動華僑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品質不斷提升。」市委統戰部(市僑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長堤華僑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經初步統計,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歷史建築6處。

    日前,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市人大華僑外事民族宗教工委、市政協港澳台僑外事委、致公黨廣州市委會、市僑聯在廣州華僑博物館召開市「五僑」單位聯席會議,邀請暨南大學、市區有關部門、長堤涉僑單位等參會,圍繞「打造長堤華僑歷史文化示範片區」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推動長堤華僑歷史文化示範片區建設。

    「僑」見新作為:廣州正加快建設新時代樞紐型僑都

    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僑鄉都市。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眷約4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圖4.jpg

    2015年成立的廣州增城「僑夢苑」,位於廣州國家級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僑商產業聚集區,海歸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區,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產業集聚區,是一個為高層次人才歸國創業發展提供項目對接、政策支持、融資保障等全鏈條服務等高端創新創業平台。方方從劍橋畢業歸國後,就是最早一批被引進到僑夢苑的高端人才。

    國力為僑,僑力為國。增城「僑夢苑」成立至今,累計對接高端華僑華人近千餘批次、上萬人次,引進項目超600個,引進人才300餘人,截至目前,累計建成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個,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如今,增城「僑夢苑」已形成「1個核心區+11個分園區」的格局,積極推動「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梯度建設。

    近年來,廣州持續擦亮「廣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品牌,舉辦首屆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2月16日,舉行僑助廣東高質量發展行動啟動儀式,發布16條「僑助行動」具體舉措,支持引導廣大海外僑胞參與高質量發展。幾天後的中國僑商投資(廣東)大會上,廣州立足資源優勢,推動、發掘僑商投資、貿易項目41個,項目總額超7334億元,位居全省第一。

    廣州市委統戰部(市僑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征程上,廣州正在高質量建設新時代樞紐型僑都,發揮『國家中心城市』與『全國最大的僑鄉都市』兩個優勢,持續推進華僑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提高廣州僑鄉文化的傳播力和顯示度,進一步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為僑服務,努力將廣州建設成為全球華僑華人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圓夢地和首選地。(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穗同宣)

責任編輯:郭昕玥 百年長堤 「僑」見廣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