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初期一度出現口罩荒,特區政府由此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到2021年6月止,支持了20條生產線。益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受資助生產商之一。取消口罩令後,該公司總經理楊展帆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仍會繼續營運口罩生產線,但承認難免會縮小香港生產線,並希望政府繼續給予業界資助,特別是採購時可支持本地工業。他說,口罩屬戰略資源,本港應有固定生產商,以防疫情再發生;另外,本港可以推動醫護人員優先使用本地口罩。
楊展帆受訪時表示,早在疫情前,公司就已製造口罩,惟生產線多在內地;其他業務包括製造即棄醫療用品,為其他公司供應口罩物料等。
大部分口罩廠將轉行
楊展帆回顧,疫情之初香港曾一度緊缺口罩,即使公司有在內地生產,但運到香港都極困難。當時,他決定運用口罩物料、機器在本港設立生產線,不過設廠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機器、零件等方面更出現過炒價。「當時,(政府)資助計劃的確幫助公司成立了生產線,加強了推動力。」
楊展帆稱,本地廠家投入過龐大資源,有成熟的生產線,惟大部分廠家在計劃後、在疫情後幾乎都會離開行業,令人感到十分可惜。
事實上,楊展帆早在一兩年前就已預料到口罩令的撤銷,所以,當口罩令真正取消後對公司影響就比較小。「無論是否有疫情,我們都已身處口罩這個行業。我也有將產品出口到其他地方,包括歐美、日本等地。」他說,「內地業務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日後生產會更多涉及大灣區發展。」
本港雖已取消口罩令,楊展帆預期市民短期內仍有戴口罩需要。
他分析,以後戴口罩的市民是否足夠支持香港口罩廠的營運,要視乎會否戴香港生產的口罩,以及政府會否有對應的資助以減輕口罩製作成本。
「不能讓口罩荒再出現」
楊展帆強調,口罩廠未必有龐大的產值,但口罩屬於固定的戰略資源。因此,本港有需要扶助一些固定的生產商,以防另一次疫情的暴發。「至少不能讓口罩荒再度出現!」他說。
「最近三年來,香港口罩科研發展比其他地區快很多,進度猶如前進20年!」楊展帆說,本港製造的口罩無論在效力、佩戴要求方面都符合醫學應用,期望政府帶頭讓醫管局等部門購買本港製造的口罩。他又說,醫管局現時採購仍以N95作標準,希望當局將採購標準調整至國家標準、歐盟標準,這樣既能開啟龐大的市場,免受地緣政治的影響,並做到內循環推動本港工業,讓醫護人員使用港產口罩做保護,進而形成潛在的產業鏈。(記者 林駿強)
頂圖:益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展帆接受商報訪問。記者 崔俊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