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迎來歷史性時刻。滬深主板註冊制首批10家企業上市儀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連線舉行,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專家表示,在全面註冊制下,投資機構化進程將加快。
昨日,主板註冊制首批10隻新股上市首日集體高開,多數觸發臨停,霸佔了兩市漲幅前十名。據了解,首批10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登陸滬市主板,分別是中重科技、中信金屬、常青科技、江鹽集團、柏誠股份;另外5家則登陸深市主板,分別為登康口腔、中電港、海森藥業、陝西能源、南礦集團。
中證監主席易會滿昨日表示,註冊制改革是一場觸及監管底層邏輯的變革、刀刃向內的變革、牽動資本市場全局的變革。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向本報記者表示,自2013年首提註冊制改革,到2023年主板註冊制正式實施,註冊制改革走過十年時間並最終完成,這在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將助力A股走出長牛行情。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李邦新表示,全面註冊制下,發行條件包容性、審核標準透明性、審核時效可預期性進一步得到優化,未盈利企業因此得到了發行上市的機會,企業的融資渠道得以進一步改善,將會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登陸A股市場,投行有望分享由此帶來的IPO增量業務機會。
滬深主板發生四大變化
招商證券分析師則向本報記者表示,隨着全面註冊制改革的落地,滬深主板的交易制度發生了四個重大變化。第一,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自新股上市第6個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繼續保持10%不變;第二,主板出現2%的掛單限制,超過2%的都是廢單;第三,主板10天四次異動或10天100%漲跌幅偏離就停牌,並且還有30天200%的限制;第四,增發、重組的定價修改為20日均價的80%,有利於重組註資的企業。 該分析師表示,首批上市的10隻股票由於把關較嚴,從已公布的資料來看,均為業績較好的公司。加上A股歷來有炒新的習慣,因此首日表現不俗。但他同時指出,打新規則的變化意味着交易邏輯的轉變,新股上市後價格波動、破發幾率可能變大。在二級市場上,在全面註冊制背景下,投資對研究的要求將大幅提高,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實力和融資方面具有優勢,而且他們還具備較強的風控能力和投研能力,更加注重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因此他們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在全面註冊制下,A股投資機構化進程可能會加快。
市場進一步回歸基本面
註冊制新股發行改革後,不再像以往的發行市盈率控制在23倍以下。而首批主板註冊制新股詢價結果大部分超過了23倍的市盈率。其中,中信金屬發行市盈率較低,為20.21倍,但仍高於行業9.26倍的平均市盈率,陝西能源的市盈率最高,達到90.63倍,遠高於行業21.96倍市盈率的平均水平。業內人士表示,昨日搶眼表現,令到這10家公司的利好預期已相當程度被透支,全面註冊制能否扼制住「三高」(上市公司新股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資金)還有待觀察。
李湛表示,通常在核准制下,主板新股發行的市盈率都在23倍以下,比同行業在二級市場中的估值低,因此,新股上市後通常會有較大幅度上漲。全面註冊制下,23倍市盈率被打破,投資者的樂觀預期將會提前反映在新股定價中,新股發行價格相應會偏高,因此,上市後的上漲空間可能會受限。他認為,結合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的經驗,全面註冊制實施後的短時期內,投資者打新熱情仍在,打新行情仍然值得參與。但打新的預期收益將明顯分化,盲目打新的策略並不可取。同時,他指出市場交易邏輯有望進一步回歸基本面,資金將向頭部、優質、藍籌標的集中,以往「炒新、炒小、炒差、炒短」的策略將面臨更大的風險。(記者 童越)
頂圖:4月1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拍攝的滬深交易所主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現場。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