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山翠亨基建再提速,打造「黃金內灣」新支點

中山翠亨基建再提速,打造「黃金內灣」新支點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5-22 10:49:2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期連日陰雨已結束,中山迎來了明朗的晴天,翠亨新區基建項目再次熱鬧起來。5月19日,媒體採風團走進偉人故里——中山翠亨。記者領略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片火熱朝天的建設景象。趕在雨季集中降水期來臨前,基建項目「馬力全開」。涉及道路超過40條的翠亨新區東片區(馬鞍島)三大片區市政路網工程建設明顯提速,施工單位「加人手」「增設備」,為項目建設搶時間、搶進度。

    馬鞍島東側,伶仃洋上,深中通道建設熱火朝天。橋面上,施工隊伍正在開展路沿石鋪裝、鋼護欄安裝等附屬工程,橋面瀝青鋪設工作也正在進行。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已於4月28日合龍,至此,深中通道橋樑工程全線貫通。按照計劃,深中通道將於明年建成通車。

    「剛來的時候覺得深圳好遠,現在感覺好近。」李勇是中鐵大橋局S07標一分部副經理,參與深中通道建設5年多,他向記者介紹,隨着深中通道橋樑工程全線貫通,如今從深中通道在翠亨新區的西登陸點上橋,10多分鐘就可到達西人工島的海底隧道前。海底隧道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最後一節沉管安裝,屆時,深中通道主體工程將全線貫通,深中兩地的距離將縮短至24公里、約20分鐘的車程。

    藉助深中通道,深圳將首次與珠江口西岸城市直連,進入西岸的首站,就在翠亨新區。這是機遇,也是挑戰。為接好、接順深中通道,馬鞍島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翠亨新區東片區(馬鞍島)面積約佔全市2%,其基建工程量卻佔了全市的約20%。去年上半年,翠亨新區基礎設施招標體量排名全省第七,成為中山首個闖進全省前十的鎮街。面對量大面廣的基建格局,快,是必然要求。

    「今年『五一』項目部全體不放假,建設不停工,加班加點推進管廊的建設工作。」參與東片區(馬鞍島)三大片區市政路網工程科學城片區路網項目建設的長大市政(廣東)有限公司施工技術員姚梓濠表示,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方將原有的1個工作點增加至3個,增加了人手和設備,保證多個工作點同時作業。

圖片二.jpg

本報記者在深中通道建設現場

    施工力量的增加,直接帶動了項目建設提速。科學城片區首條管廊的主體結構預計5月底完工,將比原計劃提前兩個多月。翠亨新區東片區(馬鞍島)三大片區市政路網工程是構建馬鞍島道路網絡的關鍵工程。建成後,馬鞍島市政道路主幹道、次幹道、支路等「主動脈」和「毛細血管」將實現連通,達到東西連接、南北暢通、無縫銜接的效果,更好地對接深中通道。

    且不止深中通道,翠亨新區處於南沙、前海、橫琴三個國家級新區以及廣深港澳四大城市「同心圓」的中心位置,100公里範圍內有5個國際機場、5個國際港口,翠亨新區有更多對接灣區大交通機遇。

    今年3月,與廣州地鐵18號線並軌運行的南珠中城際動工,線路進入中山的首站是在翠亨新區香山站。通過南珠中城際,從翠亨新區出發北上,10分鐘可到達南沙,45分鐘內可直達廣州珠江新城,向南可直抵珠海。未來,通過對接深中城際,翠亨新區還可接上深圳的地鐵網絡。此外,廣澳高速、中開高速、廣珠城軌等灣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在此交匯。

    隨着內外交通網絡完善,翠亨新區正逐步站上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的「C位」。機遇在前,基建的速度將持續刷新。(記者 黃鳳鳴)

頂圖:中鐵大橋局S07標一分部副經理李勇介紹深中通道最新進展

責任編輯:林梓琦 中山翠亨基建再提速,打造「黃金內灣」新支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