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24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根據教育局資料,過去三個學年學校處理涉及校園欺凌的學生個案數目平均每年大約380宗。由2020至2022年,教育局接獲有關校園欺凌的求助、投訴及舉報個案共35宗,當局已一一嚴肅跟進處理。她強調,對於校園欺凌個案,政府一直採取「零容忍」政策。
蔡若蓮指出,學校一直肩負維護校園和諧及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的責任,並根據教育局發出的《學校行政手冊》《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及相關通告,訂定校本反欺凌政策,適當地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一直以來,學校按校本政策,妥善處理欺凌事件及向家長交代,如屬較嚴重的事件,學校須通知教育局;若涉及虐兒或違法,學校應諮詢社會福利署(社署)或即時報警求助;如家長或其他人士有需要,可向教育局尋求協助。由2020至2022年,教育局接獲有關校園欺凌的求助、投訴及舉報個案共35宗,並已經一一嚴肅跟進處理。
蔡若蓮續指,校園欺凌往往受涉事者性格、社交技巧、對欺凌的意識、容忍度等因素影響。要從根本處理問題,必須從價值觀教育入手。當局鼓勵學校建構關愛校園文化,又推出防止校園欺凌資源套,推廣「和諧校園—反欺凌」運動,協助學校深化反欺凌工作。
蔡若蓮說,警務處亦十分關注校園和網絡欺凌問題,並積極採取多機構合作模式,透過各警區的學校聯絡主任與學校、家長、非政府機構等持份者,與青少年緊密聯繫,於各區舉行防罪講座及多元化青少年活動,致力防止青少年犯罪,提高他們的守法意識。警方又安排流動宣傳車走訪各區學校,車上特設校園欺凌為主題的虛擬實境體驗,讓青少年體驗被欺凌帶來的傷害。
對於會否把網絡欺凌列為刑事罪行,蔡若蓮表示,互聯網世界並非一個無法可依的虛擬世界。根據香港現行法例,大部分在現實世界用以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任何欺凌活動,無論是發生在網上與否,如果涉及刑事罪行,均受有關法例規管,如刑事恐嚇或勒索。警方會對涉及刑事罪行的欺凌事件作出跟進調查。
鑑於資訊科技、電腦和互聯網等均有可能被利用作從事犯罪活動,法改會轄下的小組委員會正就電腦網絡罪行展開研究,檢討現有法例和其他相關措施,同時探討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相關發展,並按探討結果建議可行的法律改革。政府會密切留意法改會研究工作的進展。(圖: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