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藝術】戲曲精品接連演 川浙漢劇匯香江

【藝術】戲曲精品接連演 川浙漢劇匯香江

責任編輯:副刊 2023-06-28 18:13:03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時隔3年,中國戲曲節再度舉辦,為香港觀眾帶來多套高水平劇目,其中四川省川劇院與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同樣呈獻《白蛇傳》,前者以雅俗共賞見稱,後者「文戲武做」,各有戲味。江蘇省蘇州崑劇院睽違17年後亦重臨香江,演出浪漫唯美的青春版《牡丹亭》;今年更特別送上香港舞台難見的漢劇,讓觀眾可一窺這個有400年歷史的劇種之傳統精髓。 (記者:Haye、Katherine)

 今年中國戲曲節由即日起舉行,帶來崑劇、川劇、漢劇、粵劇、婺劇和越劇等多種戲曲表演形式,舞台節目演至8月份,到了9月至10月,維園足球場並會有「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粵劇戲棚匯演」,由香港名伶演出多齣傳統粵劇戲碼,展現地道戲曲文化的獨特景致,讓戲迷整個夏季至初秋也可投入濃厚的戲曲氛圍之中。

 文武兼備《白蛇傳》

 今年焦點演出包括四川省川劇院在6月30日至7月2日期間,上演傳統大戲《白蛇傳》及多場折子戲。劇院院長陳智林將帶領梅花獎得主劉誼及一眾國家一級演員,為觀眾展示川劇多種聲腔和充滿巴蜀特色的絕活。川劇起源於清朝,是中國西南地區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川劇結合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等五種聲腔,融合四川的語言特色,兼具幽默和智慧,雅俗共賞。劇院先會送上文武兼備的《白蛇傳》,劇中白蛇呈花旦形象,青蛇則以武生形象輪流演出,巧妙地融入川劇的變臉、托舉、站肩和水袖等,演出技巧令人讚歎。翌晚上演由陳智林主演的經典《和親記》,該劇行當齊全,文唱武打兼備,劇情跌宕起伏,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自1962年首演以來一直深受戲迷喜愛。最後是精選的五齣折子戲,以川劇特有的高腔或彈戲聲腔藝術表演,其中《活捉三郎》展示了川劇「提假人」的絕技,《擋馬》、《六月雪》則展現了椅子功、水袖功、耍髮和盤樁等技巧。           

                                  

川劇集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五種聲腔,表現手法幽默睿智,雅俗共賞。

四川省川劇院演出詳情:

日期:6月30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白蛇傳》

日期:7月1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和親記》

日期:7月2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折子戲《六月雪》等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票價:HK$160至HK$360

四川省川劇院來港獻演三場。

 漢劇《宇宙鋒》劇情豐富

 武漢漢劇院首次應邀出席戲曲節,將於7月7日起呈獻三場劇目和折子戲。漢劇原稱「楚曲」或「漢調」,有近四百年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同時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劇傳統劇目眾多,多以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素材,其中以剛勁有力的「西皮」和纏綿細膩的「二黃」聲腔最為著名。漢劇院將於7月7日演出近十年最受歡迎的《宇宙鋒》。此劇是戲曲傳統劇目,有京劇、豫劇、漢劇、越劇等多種表現方式,漢劇院演出的版本,保留了〈趙府修本〉和〈金殿裝瘋〉兩折,同時增加〈趙匡聯姻〉和〈盜劍嫁禍〉等情節,使劇情更豐富。同日尚會演出武打折子戲《擋馬》。翌日上演的是喜劇折子戲《雙下山》,以及由三折組成的劇目《亡蜀鑒》,〈渡陰平〉一折展現了漢劇「十雜」(架子花臉)行當的功力;〈江油關〉一折則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胡和顏傳授的「四旦」(青衣)演員演出;〈哭祖廟〉一折,二黃唱段高亢激昂。最後一晚表演的是漢劇陳派經典《二度梅》,〈祭梅〉和〈罵相〉兩折展現了漢劇青衣的雍容華貴和端莊舉止,而〈叢台〉一折則盡顯陳派二黃優美動聽的唱腔。

漢劇以雍容華貴和端莊氣氛享譽戲曲界。

武漢漢劇院演出詳情:

日期:7月7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宇宙鋒》、折子戲《擋馬》

日期:7月8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亡蜀鑒》、折子戲《雙下山》

日期:7月9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

劇目:《二度梅》

地點:高山劇場劇院

票價:HK$160至HK$360

武漢漢劇院將送上受歡迎劇目《宇宙鋒》,以及連場折子戲。

 浙江婺劇文戲武做

 7月下旬,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會帶來三場演出,包括首晚的《白蛇傳》。婺劇俗稱「金華戲」,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主要流行於金華一帶。以「武戲文做、文戲武做」為特點,演出風格生動鮮明,擅長展現流暢的舞蹈、激烈的武打場面和高亢的音樂,營造出強烈的氣勢。婺劇劇目廣泛,融入了濃郁的民間生活氛圍和神話色彩。婺劇《白蛇傳》包括多種婺劇獨有的身段絕技,如白蛇和青蛇的「蛇步」、許仙的「飛跪」和「搶背」技巧。其中〈斷橋〉一折更以「天下第一橋」聞名,展示了文戲和武戲的絕佳結合,讓觀眾認識到婺劇剛柔並濟之特點。次場將精選六齣折子戲,凸顯婺劇傳統技巧和武打功架,例如《打棍出箱》的出箱和跌箱表演、《八大錘》的槍花和腿功、《打金磚》的跌、翻技巧等。在《八仙過海》中,觀眾更能欣賞到刺激的連環武打場面。最後一晚亦是折子戲專場,包括送上《泗州城》和《呂布試馬》等,還有《穆桂英大破天門陣》,觀眾將欣賞到演員在引馬上場、亮相和巧傳降龍木等方面的功架,以及婺劇特有的大型武打場景和恢宏舞台布置。

浙江婺劇以槍花、腿功等高難度武打功架見稱。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演出詳情:

日期:7月21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白蛇傳》

日期:7月22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折子戲《打棍出箱》等

日期:7月23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

劇目:折子戲《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HK$160至HK$380

 

婺劇的挑槍、踢槍絕技,在香港舞台難得一見。

 青春版《牡丹亭》古新交融

 除了上述三大劇團來港獻技,江蘇省蘇州崑劇院亦會繼2006年後重臨香江,演出崑劇青春版《牡丹亭》。劇院由7月28日起連續3晚共8小時上演《牡丹亭》上、中、下三本,以崑曲藝術結合現代美學,再現四百年浪漫傳奇。

 《牡丹亭》原為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經典傳奇作品,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擔任總製作人及藝術總監,將原著精煉為二十七折,分為上本〈夢中情〉、中本〈人鬼情〉和下本〈世間情〉,不但建基於原本的唱腔和傳統曲牌,亦繼承了原詞。此劇將音樂、歌唱及舞蹈等多種藝術元素整合,既保留了崑曲的詩意,亦表現出古典和現代相互交融的舞台場面,將傳統與創新和諧結合,一如劇目名稱為崑曲藝術注入青春氣息。

 節目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沈豐英和俞玖林再次攜手,為香港戲迷演繹杜麗娘與柳夢梅一段穿透陰陽、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睽違17年後重臨香江。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詳情

日期:7月28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上本〈夢中情〉

日期:7月29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中本〈人鬼情〉

日期:7月30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劇目:下本〈世間情〉
地點: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票價:HK$160至HK$480

青春版《牡丹亭》浪漫唯美。

責任編輯:副刊 【藝術】戲曲精品接連演 川浙漢劇匯香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