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第14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走進東莞松山湖:覽松湖煙雨浪漫風情 嘆科技創新璀璨輝映

第14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走進東莞松山湖:覽松湖煙雨浪漫風情 嘆科技創新璀璨輝映

責任編輯:靜文 2023-06-29 17:01:5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光煥六月,盛夏時節。6月27日,東莞松山湖迎來了第14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的到來。該採風團由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原主任、享譽盛名的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作者和編劇——朱秀海擔任團長,集結了周蜜蜜、許輝、王剛、王久辛、武歆、凡一平、李皓等眾多文壇大家。作家們在松山湖感受到松湖煙雨的浪漫情懷,還來到了備受矚目的散裂中子源,沉醉於科技的奇妙世界,踏入了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體會到了這片熱土的創新氛圍。作家們感嘆東莞正在崛起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高地,松山湖作為該城市的璀璨明珠,亦成為引領東莞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探秘松湖煙雨:採風團踏入詩意之境

11.jpg

 採風團首站踏上了探索松湖煙雨之旅。松湖煙雨,位於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南部,是東莞新八景之一,也是八景中的首景。這片地方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松湖煙雨以其獨特的美景聞名,是一片以丘陵植被和生態濕地為主的區域,園區已建成了40多公里的濱湖路,沿途風景十分優美。

 每當晨靄雨煙,松山湖宛如薄紗遮面的少女,含羞玉立,靜穆凝神;雨霽虹出時分,湖面煙波浩渺,雲蒸霞蔚。沿着悠長的湖岸線,42公里長的濱湖路曲徑通幽,路旁是綠意嫣然的荔枝林和多品種果園,樹影婆姿,果實飄香;親水湖岸線青草如茵,桃紅柳綠,爭奇鬥豔,繽紛醉人。峰巒綠樹倒影湖底,波光煙雨青翠流蕩,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在這片美景中,採風團的作家們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與靈感的涌動。

 採風團乘坐着電瓶車,在松湖煙雨中穿行。團長朱秀海感慨道,松湖煙雨的景色如同畫卷般絢麗多彩,每一個細節都令人驚嘆。他說:「在這裏,我仿佛看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脈動,它給予了我靈感的滋養,讓我有了更多的創作動力。」

 香港兒童文學藝術聯會會長周蜜蜜則用詩意的語言形容了她在松湖煙雨中的感受:「湖面波光粼粼,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思緒隨着湖水的波動起伏。」

 採風團成員也紛紛表示,松湖煙雨是一方淨土,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在這裏,他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創作的力量。

 目前,東莞松山湖正深入推進綠美廣東建設,形成了山水、城市與風景相互融合的優美格局。出門入園,推窗見綠。把公園搬進城市,讓森林融入城市,在一片荔枝林之中,長出一座科創新城。松山湖擁有13.2平方公里的湖面、13.4平方公里的濕地、17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超過300公里的生態綠道,綠化覆蓋率超過60%。人均綠地面積是全國標準的6.8倍,湖區負離子含量則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空氣清新」標準的10倍,擁有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等多塊「國字號」金字招牌。

 領略科技之美:散裂中子源展現科學魅力

12.jpg

 在松山湖,一片鬱鬱蔥蔥的荔枝林中,隱藏着一座極具科技感的建築,那就是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是全世界第四台、中國首台脈衝型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填補國內的空白,更是為中國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研究平台。物質科學、生命科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領域,都能從中受益匪淺。它不僅滿足了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還為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和瓶頸問題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工作人員熱情地迎接着採風團的到來。一位工作人員親切地向採風團介紹:「在材料學、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我們常常需要一種能夠穿透物質、觀察微觀結構的探測工具。正如大家所知,X射線在醫學影像方面很有用,但它的穿透深度有限,無法穿透大多數金屬。而中子就不存在這樣的限制,它可以穿透很厚的密封鉛管,『看見』裏面的東西。」

 作家們在散裂中子源的展示中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對其在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和瓶頸問題方面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中國武警》主編王久辛表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研究成果令人振奮,未來世界的高科技領域一定會有中國的一席之地。

 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松山湖科學城規劃形成「北湖南山、一核四區」的空間格局。一核即大裝置集聚核心區,布局於巍峨山北麓,依托大裝置、大平台、高水平大學和頭部科技企業研發中心的集聚優勢,打造科學城的創新核,凸顯科學城原始創新動能。四區為大學院所集聚區、新材料產業中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命科學產業中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區、莞深科技成果合作轉化區。

 松山湖科學城已形成「四樑八柱」實施框架,以「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創新全鏈條為「梁」,以「重大科技設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龍頭企業、高端創新人才、高品質城市配套、一流創新環境」為「柱」,並以大裝置集聚為依托規劃建設9.2平方公里核心創新區,一大批重點項目建設正在紮實推進,科學城建設起步成勢,集中度、顯示度初步顯現。

10.jpg

 人才集聚,創新騰飛:松山湖科學城引領產業發展

 當前,錨定高質量發展的松山湖科學城正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集聚地與科學人文宜居地的目標,大力謀劃建設松山湖國際人才港和人才交流服務平台,打造面向科學城高端人才的國際人才社區項目,為天下英才施展才幹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

 當天採風團來到了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在這處人才集聚區,親身感受着這裏的創新氛圍。該基地有着12家新型研發機構、2個國家級孵化器、7個省市級孵化器、200餘個研發平台、500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

 作家們目不暇接地參觀着。其中一家專注於3D打印的企業——科恆,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在科恆的展廳里,展示着各種令人驚嘆的3D打印產品:鞋子、頭盔、動漫手辦,每一個都散發着科技的魅力,讓人眼花繚亂。

 天津市作協副主席武歆拿起了一頂3D打印頭盔,感嘆道:「這頂頭盔不僅擁有出色的保護性能,還融入了創新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它展現了3D打印技術的巨大潛力,為我們提供了更安全、更時尚的選擇。」

 科恆的相關負責人向採風團表示:「3D打印技術可以改變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我們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環境中,不斷探索和突破,在松山湖,我們能夠與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進行交流和合作,這種創新的碰撞激發出了無限的創造力。」採風團的成員們聆聽着創業者們的心聲,感受到了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的活力和熱情。

 作為東莞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松山湖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先進製造業高度集聚,構建多元融合、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擁有各類市場主體約1.5萬家,千億元企業1家,百億元企業3家,50億元企業5家,10億元企業1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4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35家,上市企業及上市後備企業55家。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39.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86.1%。產業鏈條配套完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已形成千億規模的產業集群,華為終端、華貝電子、生益科技等頭部企業集聚,在通訊設備、智能終端等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生物產業形成了生物製藥、醫療器械、體外診斷等多條產業鏈;智能製造產業廣泛覆蓋高端裝備製造、機器人本體製造及研發設計、系統集成等領域。依托完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鏈基礎,能為項目落地提供強大的產業配套和資源支撐。

 在這盛夏時節,松山湖採風之行讓作家們深受震撼,他們紛紛表示,東莞正在崛起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高地,而松山湖作為城市的璀璨明珠,亦成為引領東莞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13.jpg

 採風團名單

 採風團團長:

 朱秀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原主任、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作者、編劇。主要作品:《痴情》《穿越死亡》《波濤洶湧》《音樂會》《喬家大院》、《天地民心》等。

 採風團成員:

 周蜜蜜:香港兒童文學藝術聯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香港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代表作《尋龍探險記》《數碼公主》《流星的女兒》等(備註:其母親是被小讀者們親切地稱為「雲姊姊」的著名兒童文學家黃慶雲女士、長篇小說《刑場上的婚禮》的作者。)

 許 輝:安徽省作家協會原主席、省文聯副主席。他的短篇小說《碑》是全國高考大試題、高校研究生入學考試大試題,中篇小說《夏天的公事》等曾入選北京大學等高校教材,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等權威選本。

 王 剛: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電影《天下無賊》《甲方乙方》的編劇)作家,金馬獎最佳編劇。代表作品:《英格力士》《月亮背面》等。

 王久辛:《中國武警》主編、大校軍銜。(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先後出版詩集《狂雪》《狂雪2集》《致大海》《香魂金燦燦》《初戀杜鵑》《對天地之心的耳語》《靈魂顆粒》《大地夯歌》等。

 武 歆:天津市作協副主席 代表作《延安愛情》改編為38集電視連續劇,在央視一套、八套播出。著有《歸故鄉》《陝北紅事》《密語者》《樹雨》《延安愛情》《重慶愛情》《天津愛情》等九部,小說集《諾言》,散文集《習慣塵囂》。

 凡一平: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影視劇《尋槍》、《理髮師》的作者編劇。代表作《跪下》《順口溜》《上嶺村的謀殺》《天等山》等。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有:《尋槍》《理髮師》《跪下》《最後的子彈》《寶貴的秘密》《姐姐快跑》。

 李 皓:遼寧省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一級作家、書法家。曾獲冰心散文獎、遼寧文學獎、解放軍長徵文藝獎以及《北京文學》等文學期刊年度詩歌獎,著有詩集《時間之間》、散文集《雨水抵達故鄉》等。

 香港商報記者 冷運軍 蔡易成

責任編輯:靜文 第14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走進東莞松山湖:覽松湖煙雨浪漫風情 嘆科技創新璀璨輝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