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湖州,滿目翠色。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大片的綠化都在提醒着人們,綠色是這裏的名片。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湖州的發展,總也繞不開「綠色」二字。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創新低碳……翻閱湖州的大事簿,總是綠意盎然。
綠水青山帶笑顏
日暮時分,佇立在湖州南太湖岸漁人碼頭放眼遠眺,水面碧波蕩漾,鷗鷺翩飛,湖畔的餐館生意紅火。與此同時,50餘公里的濱湖大道亮了起來,貫通整條湖岸線。
「這裏的餐飲企業開業有個硬條件,污水要全部納入污水管網,不准向太湖排放。」南太湖新區景區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憶說,漁人碼頭曾是當地有名的「湖鮮一條街」,那時候餐飲、生活和工業污水直排入湖,從湖裏釣上來的魚都有了柴油味,南太湖還經常遭受藍藻威脅,人們陷入「守着太湖沒水喝」的尷尬境地。
水是湖州的魂,對於這座因湖而生、以湖命名的城市,治水的意義更是非同尋常。一場鐵腕治水行動席捲太湖南岸:投入6億元拆除「湖鮮一條街」;投入20多億元關閉太湖沿岸的水泥廠、印染廠等涉污企業;投入100億元力推清水入湖;在全國首創「四級河長制」,近萬名「河長」履職治水……一系列措施,只為確保「一泓清水入太湖」。
與綠水相呼應的藍天,也治理出了一番新氣象。近年來湖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環境空氣質素大幅改善,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逐漸成為生活常態。
為了打好土廢防禦保衛戰,湖州緊緊圍繞保護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不斷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堅持源頭管控、綜合施策,「無廢指數」持續保持全省前列。
如今的湖州,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湖州先後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在浙江省率先實現國家級生態區縣全覆蓋。(趙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