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蒙達爾紀紀念館:有一種信仰是中國紅

蒙達爾紀紀念館:有一種信仰是中國紅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7-12 10:22:2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共產黨」的名稱從何而來?歷史的風雲,深藏在萬里之外的一座小城。

    法國,蒙達爾紀,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雷蒙特列街15號,坐落着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這所湖南省唯一自管、自有的海外紅色紀念館,見證了百年前一位年輕人醞釀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革命豪情。

    自2016年8月「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在法國蒙達爾紀開館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後,這個法國小鎮上的普通法式小樓就成為了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追尋紅色信仰的心靈寄託。這裏曾是昔日中國勤工儉學青年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場所,記錄了一段愛國青年探尋救國圖強道路的崢嶸歲月,當年李石曾、鄧小平、蔡和森、李維漢、李富春等革命先輩留法學習時,就在這小樓里居住或者寄宿過。

紀念館內“向蔡同盟”雕像。蔡和森和向警予一起旅法勤工儉學,由於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他們的浪漫婚戀故事也使得蒙達爾紀在早期共產主義信仰者心目中變得小有名氣,令人回味。.jpg

紀念館內「向蔡同盟」雕像。蔡和森和向警予一起旅法勤工儉學,由於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他們的浪漫婚戀故事也使得蒙達爾紀在早期共產主義信仰者心目中變得小有名氣,令人回味。

    時光的腳步回到百年前。1920年7月6日到10日,蔡和森、向警予、李維漢等倡議,將散居法國各地的新民學會會員召集到蒙達尼,召開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主題的蒙達尼會議。會上,蔡和森第一次明確「主張組織共產黨」,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9月16日,「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的蔡和森,給毛澤東寫信,希望毛澤東等在國內「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概念,並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毛澤東在回信中對蔡和森提出的建黨理論表示贊同:「你這一封信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成。」

    從蒙達爾紀發出的「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時代強音,和毛澤東回信時強調的「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等等,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先聲,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與湖湘文化精華水乳交融的結晶,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

    時光荏苒,這座三層法式建築仍保留着當年的模樣,定格住那段崢嶸歲月。

    紀念館主要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前後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歷史。展館裏特別陳設了男子公學學生用過的桌椅,旅法勤工儉學人員做工時使用的工具,蔡和森母親葛健豪在蒙達爾紀售賣過的手工刺繡,鄧小平使用過的同款自行車,還有同時代的油燈、書籍、家具等真品。

鄧小平在法國的革命活動展覽板塊。圖中右側為“小平同款”自行車。.jpg

鄧小平在法國的革命活動展覽板塊。圖中右側為「小平同款」自行車。

    可以說,走進蒙達爾紀紀念館,從每一個文物、到每一張圖片、到每一幀影視畫面都是那個年代的見證。進一步說,小樓里的每一個故事,都書寫着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革命家心繫國家安危、探索革命道路的壯美篇章。經過時光洗禮,它們愈發散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為來到這裏的人給予信仰的支撐。

    建黨一百周年之時,法國蒙達爾紀法中友協暨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舉辦「不忘初心,尋夢蒙達爾紀百年偉大的足跡」建黨百年慶祝活動,吸引中法各界友好人士和蒙達爾紀市民等200餘人參加活動。在「100年前的起航」圖片展上,大量圖文及影像資料展現了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等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在法勤工儉學、探尋救國圖強道路的歷程,讓參觀者感觸頗深。

    不少參觀者表示,百年前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在蒙達爾紀留下的歷史印記成為中法兩國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記者 何雯)

責任編輯:林梓琦 蒙達爾紀紀念館:有一種信仰是中國紅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