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從2018年臨沂蘭陵率先實施「四雁工程」,到2019年全市推廣蘭陵做法,再到多措並舉鼓勵回鄉返鄉創新創業……隨着鄉村振興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人才匯聚在臨沂的田間地頭,或帶頭創業、或引進要素、或勤懇苦幹,以資金、技術、創意、智力在青山綠水間播撒着「共同奔富」的希望。
在臨沂,這些有想法、有辦法的人才被稱作「雁」,其中有村兩委中的頭雁、有回鄉返鄉的歸雁,有土生土長的鴻雁,有抱團發展的雁陣,他們最終組成了沂蒙鄉村間引領創新創業的雁群。相關數據顯示,僅2022年,便有873人回鄉創業任職。
近年來,臨沂市財政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力度,聚焦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積極打造人才近悅遠來的良好生態,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扎根鄉村幹事創業,實現三農投入產業集聚、地域集聚和項目集聚。
精心呵護「築巢」
臨沂雁巢最早出現在素有「山東南菜園」之稱的蘭陵縣。
2018年,正值鄉村振興大潮初涌之際,蘭陵率先提出「四雁工程」,並將此作為鄉村振興總抓手。為了引導人才回鄉返鄉,當地出台了貸款貼息、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11個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此背景下,常年在上海從事蔬菜批發生意的朱成彥成為早期歸雁之一。
2018年,朱成彥回到老家後流轉到數百畝土地並建設了倉儲一體的生產基地,從事馬鈴薯收購、倉儲和粗加工,每年可向長三角、粵港澳地區運送馬鈴薯及馬鈴薯製品1.5萬噸,產值約6000萬元。與此同時,在馬鈴薯經銷方面有渠道、有經驗的朱成彥,還在當地牽頭成立了蘭陵縣馬鈴薯產業協會,與44家合作社聯動,帶動6個鄉鎮5300餘畝馬鈴薯種植、銷售和加工。
如今,朱成彥朋友圈裡滿是馬鈴薯收穫相關的視頻。朱成彥最近一條介紹田裡馬鈴薯的視頻配文只有「比質量」三個字,其中的自信和自豪溢於言表;而在農田的一側,朱成彥建起的倉庫牆上也貼着一行大字:爭做歸雁標兵,助推鄉村振興。
朱成彥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地財政對「歸雁」的大力扶持。2020年5月,朱成彥加大資金收購馬鈴薯和倉儲擴容,800萬元的資金缺口讓其犯了難。就在朱成彥一籌莫展之際,「政府助保貸」、蘭陵縣中小微企業及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幫了大忙,他在一周之內籌集了所需資金。
據悉,蘭陵縣成立了基金運行中心,縣財政從鄉村振興重大專項基金中出資8000萬元,創設1億元的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為符合條件的「三農」主體、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項目、雙招雙引項目提供金融風險補償。同時,蘭陵縣還通過「政銀保」貸款保證保險、借力「魯擔惠農貸」、創業擔保貸款等方式緩解三農主體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放眼臨沂全市,為吸引臨沂在外企業家、專家、大學生等回鄉返鄉創新創業,臨沂出台人才、用地、金融等優惠政策,2022年,全市貸款補貼4000萬元,撬動金融資金20億元投入鄉村,873人回鄉創業任職。
八方支持「暖巢」
近年來,在臨沂財政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引導支持下,頭雁、鴻雁、雁陣規模亦愈漸壯大。為了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臨沂整合臨沂市農科院、臨沂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臨沂科技職業學院、浙大農研院培訓資源,組建成立「四雁人才培訓聯盟」,推出100位培訓名師、100堂精品培訓課程。
此外,他們組織全市480名優秀青年「頭雁」,分四期參加農業農村部、騰訊集團舉辦的「耕耘者」培訓。設置「鴻雁」人才三年管理期,對管理期內「鴻雁」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專家一對一指導等方式,提升「鴻雁」人才專業能力、周邊帶富增收能力。
同時,通過開展「新四雁」典型系列評選,臨沂新評選50名「王傳喜式好支書」、300名左右縣級「沂蒙好支書」、100名市級優秀「鴻雁」人才和30個創新型示範主體,宣傳推介10名高素質農民大師;評選新培育的150家市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00家家庭農場示範場;篩選發布10個市級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在年度培育計劃中對新遴選的「頭雁、歸雁、鴻雁、雁陣」,進行重點跟蹤服務,加強落實培訓、金融、土地等政策,培樹一批叫得響的「新四雁」,總結提升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典型模式。
除了組建「聯盟」、培訓技能,臨沂市還在產業培育方面對雁群給予指導、支持。據了解,臨沂在通過舉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光彩行動」開展農產品推介、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亦組織青年人才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博覽會、展銷會,鼓勵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領創辦合作社或農場,今年全年計劃培育認定青年創辦市級示範合作社30家,青年創辦市級示範農場20家。
為給雁群築「巢」,臨沂市財政部門、農業農村部門設立5000萬元融資擔保風險資金池,加快涉農主體信貸投放的同時,協調金融機構推出青雁信貸專屬產品,並提出「力爭年內發放青雁系列貸款45億元」的目標。
今年5月30日,在臨沂市「打造鄉村振興樣版 創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主體系列發布會上,臨沂通報截至今年4月,全市涉農貸款餘額達3787億元,同比增長14.8%;通過召開全市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確定有融資需求的涉農主體2882家、貸款需求326.6億元,為1166個主體授信173.1億元,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注入沂蒙鄉村。
人才下鄉「歸潮」
近年來,求賢若渴的臨沂,密集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為鄉村振興培育、匯聚人才。
2019年,臨沂市發出《關於實施「四雁工程」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意見》,在全市推廣蘭陵做法。2022年12月,臨沂又發《關於深化實施「四雁工程」的指導意見》,推出「1+4+40」系統舉措,圍繞頭雁、歸雁、鴻雁、雁陣出台40條支持措施。
今年1月,臨沂市委辦公室印發了《強化青年人才支撐助力沂蒙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今年5月,臨沂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2023年度全市支持青年人才助力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以「四雁工程」為引領,以實施青雁優培行動為路徑,以打造「沂蒙青雁」品牌為目標,抓好4大類13項45條工作。
2022年,通過創新「學院+中心+基地」培育模式,臨沂累計培育「土專家」「田秀才」等高素質農民21.5萬人,帶動100萬村民增收致富;同時,以頭雁、歸雁、鴻雁為引領,通過貼息貸款、設立風險補償金等方式,吸引技術、資金等要素齊聚鄉村,培育農業創業孵化園12個,發展合作社2.5萬家。
人才的集聚,加速了技術端的突破。臨沂通過與山農大、臨沂大學等院校共建食品產業研究院開展技術攻關,突破大蒜素、銀杏黃酮、金銀花綠原酸等功能性物質高效提取轉化技術。在技術突破的契機下,臨沂提出將推動每個縣區至少建設1處食品加工產業園,今年力爭食品產業總產值達到1750億元。
財政資金支持下的人才集聚,帶來了創意、活力,亦正在深刻改變着臨沂鄉村的村容和產業。數據顯示,臨沂目前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2102家,近三年食品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2022年臨沂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55.9億元,同比增長44.9%。今年1-4月,臨沂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3.2億元,同比增長42.9%;在剛過去的「618」,臨沂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46637.8萬元,佔全省13.1%。
如今的沂蒙大地,正在全力建設「實力的鄉村、農民的鄉村、活力的鄉村、宜居的鄉村、奮進的鄉村」,全市農民群眾有奔頭、有幹頭、有甜頭的日子正越過越紅火。(記者 侯寶之 通訊員 韓來軒 曹蕾 孫飛越 圖片 臨沂市委宣傳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