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道,在過去五年裏,出於對中國在關鍵行業取得主導地位等的日益擔心,美國已在計算機晶片、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各種消費品的進口方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就在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和企業高管們尋找辦法切斷與中國的聯繫之際,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產品正在通過其他國家進入美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仍深深地糾纏在一起。新發表和即將發表的經濟學論文對美國是否真的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表示懷疑,闡述了貿易關係最近的重新調整對全球經濟和美國消費者意味着什麼。
由於前總統川普政府實施的懲罰性關稅,以及拜登政府更嚴格地限制向中國出售技術的措施仍在繼續,全球製造業和供應鏈的變化仍在進行中。
報道指,最新限制措施的主要設計者是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她本周在北京和上海與中國高級官員舉行了會晤,突顯了美國在尋求減少其對中國依賴程度上面臨的挑戰,因為兩國經濟仍有如此之多的聯繫。
美國改寫貿易規則,加上其他經濟變化,已導致中國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下降,同時,來自越南和墨西哥等其他低成本國家的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佔比上升。拜登政府還加大了刺激力度,推動國內的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美國製造業的建設已經加快。
但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周六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年度會議上討論的最新研究發現,雖然全球貿易格局已重新調整,但美國的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的生產,只不過沒有那麼直接而已。
據報道,哈佛商學院的經濟學家勞拉·阿爾法羅和達特茅斯塔克商學院的經濟學家達文·卓爾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所佔的比例在2017年達到22%的峰值後,已在2022年降至約17%,主要是因為中國產品在美國進口的機械設備、鞋子、電話機等產品類別中的佔比降低。與此同時,越南等國家增加了向美國出口服裝和紡織品,而墨西哥等鄰國已開始向美國出口更多的汽車零部件、玻璃,以及鋼鐵。
這似乎表明美國正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墨西哥和越南等國都在從中國進口更多的產品,而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直接投資已在激增,表明中國企業正在那裏開設更多的工廠。
這些趨勢暗示,企業可能只是在將它們漫長供應鏈的最後部分轉移出中國,而且一些企業正在把越南或墨西哥等國家作為中轉站,從那裏將部分或大部分仍在中國製造的商品運往美國。
報道指,儘管支持脫鉤的人提出理由稱,任何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做法可能都是好事,但這種重新調整看來會有其他後果。該論文發現,供應鏈的轉移與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有關係。
據論文作者計算,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佔比下降五個百分點,也許會導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9.8%,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3.2%。他們說,雖然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但這種效應可能會對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產生輕微影響。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警告——轉移供應鏈很可能會影響成本,我們的第二個警告是,這樣做不太可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阿爾法羅在接受採訪時說。
他們的研究與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的卡羅琳·弗羅因德和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們即將發表的論文結果相符,後者研究了從中國進口的特定進口商品在特朗普對它們加徵關稅後,這些商品的貿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報道指,這篇論文發現,關稅對貿易有很大影響,加徵關稅減少了美國對相關商品的進口,儘管美中貿易的絕對值持續上升。
能從中國失去的市場份額中分一杯羹的國家是那些已經擅長生產受關稅影響產品(如電子產品或化學品)的國家,以及那些深度融入中國的供應鏈、與中國有大量貿易往來的國家,弗羅因德說。
「它們也正在增加從中國的進口,恰恰是那些它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她說。
所有這一切對將製造業轉移回美國的努力意味着什麼尚不清楚。研究人員對這個趨勢的發生程度意見不一。
儘管如此,這兩組研究人員以及在傑克遜霍爾參加美聯儲最受關注的年度會議的其他經濟學家都不認同一種觀點,那就是,這些供應鏈的轉移意味着全球貿易已在整體上出現縮減,或世界的相互聯繫正在減少。
此外,报道还提到,世界贸易组织总幹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在杰克逊霍尔的一个小组会上说,「去全球化的言論正在盛行,加劇了政治緊張局勢,進而影響到政策制定。」她說,「我擔心的是,言論可能會變成現實,我們可能會在投資模式上看到這種變化。」
還有一些出席傑克遜霍爾會議的人對其他的後果(如產品短缺)發出了警告。
阿爾法羅說,經濟學家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將工廠遷回美國或遷到其他友好國家的經濟效益(比如美國製造業的創新)最終是否會超過這個戰略的成本(比如消費者支付的價格更高)。
另外的問題是,弗羅因德說,她認為政府和其他部門尚未「認真考慮」製造業回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