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融瞭望】中美兩國將主導全球金融市場

【金融瞭望】中美兩國將主導全球金融市場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0-09 19:54: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美國通過自身的超強經濟地位、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通過各種陰謀和陽謀對競爭對手進行打壓,從而令到美元霸權地位維持到今天。人民幣雖然還遠遠不能與美元相提並論,但是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冉冉升起,前景不可估量;美元霸權地位卻大不如前,美元霸權基礎正在動搖。展望未來,美國一家主導全球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的格局必將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將是,中美兩國共同扮演主導角色。

 美元依靠強大經濟科技軍事實力掘起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來龍去脈,我們可以看出,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今國際金融市場的貨幣霸權,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超強的經濟地位,一騎絕塵的科技實力,左右世界的軍事能力。美元依托美國的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成為了全球不二的硬通貨。盡管美國多次爆發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但是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安全、最穩定、最保值的貨幣,美國仍然是全球資本最佳的投資目的地。

 自從上個世紀中葉以來,日圆和歐元曾經一度風靡一時,特別是歐元的橫空出世其風頭蓋過美元,大有挑戰美元地位的意味。但是,日圆和歐元命運,其實一直牢牢地掌握在美國人的手上。

 美成功打低日圆歐元

 美國聯手歐盟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逼迫日圆升值,使得日本經濟一蹶不振30年,日圆很快成了昨日黃花,變成了真正的美元附庸。

 雖然歐洲經濟體量是一個與美國旗鼓相當的強大對手,但美國卻在歐洲駐有軍隊。為了打壓歐元,美國發動了科索沃戰爭,令剛剛面世不久的歐元隨即一落千丈,跌入深淵,歐元試圖挑戰美元的勢頭嚴重受挫。此後,美國又在歐洲製造了歐債危機,特別是在美國的拱火下,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使得整個歐洲都處於戰爭的火藥桶邊緣,國際資本紛紛逃離歐洲,逃向美國,從而使得歐元徹底失去了挑戰美元的底氣。

 用相同技倆對付中國

 如今,美國又面臨一個新的競爭對手,中國經濟的崛起,正在全方位對美國發起挑戰。面對此種情況,美國又拿出了當年對付日本和對付歐洲的辦法來對付中國。但令美國無可奈何的是,美國在中國沒有駐軍,無法直接通過軍事手段來打壓中國。盡管美國多次企圖動員台灣民進黨當局充當炮盔挑釁大陸,但中國政府泰然處之、應對自如,表現出了高超的戰略定力和運籌能力,並沒有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美國見陰謀不能得逞,於是直接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輿論戰,但美國的所作所為都一一宣告失敗而告終。如今,美國的無可奈何溢於言表。

 踢到鐵板

 美國這次為何會踢到鐵板呢?這是因為中國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不受美國隨意宰割。中國是超大的經濟體,而且擁有獨立的經濟、軍事、科技主權,各個方面都能夠與美國直接抗衡。

 首先,從經濟規模和結構來看,雖然按照匯率折算的GDP總量,中國離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購買力評價標準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大大超越了美國。

 美經濟結構無法與中國競爭

 此外,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強國,已經令美國難望項背。特別在經濟結構上,中國擁有成龍配套的完整產業供應鏈,而美國除了少數高端製造業生產外,幾乎都需要依賴從國外進口。在國際市場上,美國的經濟結構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即便是美國使出下三濫手段,聯合西方盟友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也無法阻止中國的發展。

 從科技創新發展來看,經過近40多年來的勵精圖治,中國的科技與創新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西方對中國實施的一系列卡脖子技術,基本上都被中國一一突破。

 美國除了在高端芯片、大飛機製造、高端醫療設備等少數領域仍然領先中國,其他絕大多數領域都不佔優勢,甚至處於劣勢。因此,美國企圖通過玩弄技術壁壘,將中國阻止在全球中低端供應鏈領域,而變成美國的技術和經濟附庸,已經是癡心妄想。

 中國具摧毀美國軍力

 從軍事上看,中國實行的是保家衛國的防禦性軍事戰略,和美國的全球軍事擴張相比有着本質的不同。儘管在全球軍事布局上,中國較之美國相距甚遠,但如果在中國周邊以及西太平洋,美國的軍事力量完全不佔優勢。在核威懾方面,儘管中國的核彈頭較之美國相差懸殊,但中國同樣擁有對美國進行核打擊和摧毀美國的能力。因此,美國企圖通過軍事手段來壓制中國,完全不能得逞。

 總而言之,美國面臨的現在中國,是一個完全有別於其之前的的競爭對手。無論美國採取經濟、軍事、科技任何手段,都不可能使中國屈服。展望未來,在日益強大的中國經濟支撐之下,在中國軍事力量的保護之下,在中國科技發展的賦能之下,人民幣最終也將比肩美元,與美元相抗衡。

 顏安生

責任編輯:程向明 【金融瞭望】中美兩國將主導全球金融市場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