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跨境醫療支援及牙科服務等議題,工聯會今日(21日)舉行記者會提出七項建議,包括以港大圳醫院的模式在深港口岸區域建立港式服務的綜合牙科醫院;增設牙科醫療券;擴展醫療券使用範圍,包括跨境牙科醫療服務;以購買醫療服務方式,資助醫管局輪候手術時間較長的病人到港大深圳醫院接受治療;盡快落實「國藥港用」;容許香港醫療券購買內地醫保;跨境救護車服務「點到點」護送兩地患者到醫院。
工聯會內地中心在9月18日至9月29日進行一項《關於跨境醫療牙科治療問卷調查》,了解香港市民對跨境牙科的意見,以網絡問卷調查方式成功訪問了1105人。結果顯示,跨境牙科服務方式,可讓本港市民多一個選擇,並為政府提出紓解本港「睇牙難」「睇牙貴」的問題。
工聯會秘書長馬光如表示,調查結果顯示逾20%受訪者最大一筆牙科開支超過15001元;中山、深圳和廣州的牙科服務收費私營和公營均較本港低60%-90%;逾96%受訪者認同本港牙科醫療費用過高,回內地睇牙是大趨勢;逾98%受訪者贊成將香港醫療券擴展至內地更多醫院;逾98%受訪者認為特區政府應提供適切的支援政策或資助安排用作跨境牙科治療。
馬光如說,市民輪候特區政府牙科診所服務十分困難,全港只有11間牙科街症診所,不少長者更要半夜或通宵輪候街症。調查結果發現,「北上睇牙」已成新趨勢,如同近日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一樣,受訪者普遍對「北上睇牙」均表示十分有信心,因此工聯會建議可以跨境牙科服務支援作為解決本港長者「睇牙難」「睇牙貴」困難的路徑。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表示,現時香港醫療券只能在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其轄下的華為荔枝苑社會服務中心中使用,遠遠未能滿足現時港人對跨境醫療的需要。近年,選擇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就居、就業、就學,或退休養老的港人日漸增多。為方便港人和「就近就醫」原則,免去舟車勞頓的風險,跨境醫療合作是大勢所趨,而且一國之下,福利可攜應加強加快,香港醫療券的使用範圍有需要盡快擴展到內地較多港人定居灣區城市的三甲醫院或認可的私營醫療機構。
黃國認為,如果醫療券擴至灣區城市中使用,將是「一舉三得」的舉措,可以減輕香港醫療壓力,讓患者或長者可以多一個選擇;緩解現時本港醫療系統人手不足帶來輪候時間長的問題;病人可以盡快得到治療,同時讓內地港人得到「就近就醫」的支援,減少舟車勞頓帶來的辛苦或病情惡化。
黃國又指,現時醫療券的使用規定有優化空間,既然在港公營醫療排長龍,何不可以先導計劃形式容許加快港人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做手術,並提供資助。這做法可令患者盡快得到適切治療,又可減輕港醫壓力。而且,醫療券更可進一步優化,使用範圍應可以考慮擴展至身體檢查、醫學化驗(CT、MRI等),以及直接購買內地醫保。以「錢跟人走」的方式,善用內地醫療資源充裕的背景下,結合跨境醫療互相支援的方式,破解香港公營醫療的壓力。
黃國提及工聯會內地中心一直以來都接獲不少涉及跨境救護服務的求助,而多年來在全國人大和政協層面作出提案及社情民意反映:提出跨境救護車服務能「點到點」的方式護送兩地患者到醫院,而不需要像現時在口岸換車,這樣可進一步緊急醫療需要。對此,工聯會促請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加快共同研究相關安排實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健康。
工聯會就相關跨境醫療支援議題提出的七項建議:
1. 參考港大深圳醫院模式,在深港口岸區域建立港式服務的綜合牙科醫院;
2. 增設牙科醫療券,提供針對性支援:
3. 擴展醫療券使用範圍,讓醫療券可在更多內地大灣區城市中的三甲醫院或認可的私營醫療集團中使用,包括跨境牙科醫療服務;
4. 爭取以購買醫療服務的方式,資助醫管局輪候手術時間較長的病人到港大深圳醫院接受治療;
5. 盡快落實「國藥港用」,惠及病人及更好支援罕有病者;
6. 特區政府資助港人購買內地醫保。參考澳門,容許香港醫療券購買內地醫保;
7. 跨境救護車服務「點到點」的方式護送兩地患者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