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力推高質量國際司法合作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力推高質量國際司法合作

責任編輯:楊眉 2023-10-26 20:06: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10月26日,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2023)在福建泉州開幕。本次論壇圍繞「共建海上絲綢之路 推動高質量司法合作」主題,着力深化共建國家司法交流合作。來自來自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希臘共和國、洪都拉斯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獨立國、卡塔爾國、薩摩亞獨立國、泰王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的法律和司法界人士和駐華使節出席開幕式,與會各國達成一致共識,攜手推動高質量國際司法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在致辭和主旨發言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離不開法治保障,中國法院聚焦「公正與效率」這一司法審判工作的永恆主題,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司法交流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出席開幕式並作主旨發言。

 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在致辭中表示,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近年來福建着力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打造法治創新聚集區和一流法律服務高地,初步構建起服務「一帶一路」的國際法務交流合作平台。福建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學習借鑑各國司法領域的好經驗,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供更加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促進法務資源互聯互通,努力建設中國東南沿海法治高地。

 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在開幕式上致辭。

 維護安全穩定社會環境

 張軍在主旨發言中指,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中國法院立足司法職能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司法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截至目前,中國已與83個國家締結171項雙邊司法協助類條約,加入包含司法協助、引渡等內容的近30項國際公約,合作範圍覆蓋130多個國家。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刑事司法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司法協助和反腐敗追逃追贓國際合作,共同懲治和預防跨國犯罪。中國法院依法嚴懲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等犯罪,嚴厲打擊跨國跨境毒品、電信網絡詐騙、偷運人口、走私、洗錢、賭博等犯罪,依法妥善審理涉國際投資、國際貿易、跨國金融等領域刑事案件,為共建「一帶一路」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營造公平有序穩定法治環境

 中國法院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準確適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準據法,依法妥善審理涉「一帶一路」案件,努力維護公平有序、統一開放的市場競爭秩序。充分發揮金融法院示範作用,統一涉外金融法律適用,維護跨國金融交易秩序。制定完善外商投資法配套司法解釋,嚴格適用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促進穩定中外投資者市場預期。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司法協助合作,共同推動跨境糾紛的高效解決,營造有利於貿易和投資的穩定法治環境。落實《加強「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權領域合作的共同倡議》,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和案件處理方式,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中國作為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專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也是審理周期最短的國家之一。中國司法案例已成為豐富國際法實踐的重要來源,有36件司法案例被聯合國貿法會法規判例法數據庫收錄,30件知識產權案例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法律與條約數據庫收錄,45件環境司法案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網站收錄。中國法院願同各方一道恪守國際條約,尊重國際慣例,履行國際義務,繼續秉持平等保護原則,依法妥善審理涉「一帶一路」相關案件,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地區貿易法律規則的協調統一,助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共同夯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法治基礎。

 與會各國代表合影留念。

 務實法治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互聯互通、跨境投資貿易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中國法院充分尊重中外當事人自願選擇糾紛解決方式的權利,積極探索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建設新路徑,努力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有力司法服務。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高司法機構及20多個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建立友好交往關係,與國外司法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70多個合作協議或備忘錄。積極參與國際法領域重要磋商談判,2013年以來參加10項國際公約的履約審議、11項國際公約及示範法的談判、40餘項雙邊及多邊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為國際投資、貿易、航運規則的完善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法院願同各方一道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健全司法協助、案例研究、法律適用等合作機制,共同維護公平競爭、誠實守信、和諧共贏的區域合作環境,以更加優質的法治服務穩預期、促發展、惠民生,以更加務實的法治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推動數碼化信息化法制建設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深刻改變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中國法院大力推動數字科技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為中外當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全面推廣與手機客戶端綁定的人民法院在線訴訟服務平台,實現在線立案、調解、送達、質證、庭審和見證執行等主要功能,大大便利了當事人訴訟。積極探索互聯網司法,北京、杭州、廣州互聯網法院審理虛擬財產保護、大數據權利歸屬、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權等一系列新類型案件,為解決數字時代新類型糾紛提供示範。中國法院願同各方一道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互聯網司法規則研究和全球治理合作,相互分享法院信息化建設成果經驗,加速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更好助推各國產業經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共同服務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此外,洪都拉斯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蕾韋卡•莉澤特•拉克爾•奧萬多、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穆罕默德•沙里福丁、吉爾吉斯共和國最高法院院長巴紮爾別科夫•紮米爾別克分別在開幕式致辭。(記者 林彬彬)

 頂圖:10月26日,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2023)在福建泉州開幕。

責任編輯:楊眉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力推高質量國際司法合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