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山大學、法國洛林大學、法國農業食品環境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共建的「中-法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ECOLAND)二期合作協議正式簽署。這一曾經被法國農業食品環境研究院評為法國過去20年最成功的12項國際合作成果之一的實驗室,將繼續攜手中法雙方,致力於污染土壤的修復和新型生態服務系統的開發。
中山大學、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洛林大學、法國農業食品環境研究院、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華南農業大學等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期待ECOLAND二期的啟動,推動中法在土壤環境科技領域更深入的合作,取得更多突破性研究成果,為解決全球土壤環境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據ECOLAND二期法方主任、洛林大學教授Stéphanie OUVRARD介紹,「中-法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二期今後5年的主要目標是同步實現受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與碳封存,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方案。二期項目將在中法國際合作的框架下開展,與來自更多不同國家的科研團隊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土壤環境理論與技術研究的發展,為可持續未來的構建貢獻力量。
「2003年開始,中山大學與法國洛林大學及法國農業食品環境研究院開始了長達20餘年的合作交流。」ECOLAND二期中方主任、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湯葉濤教授介紹,2015年,中法雙方在法國南錫簽訂合作協議,正式成立「中-法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2018年,以聯合實驗室為基礎,獲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土壤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這也是國內首個土壤修復類的創新引智基地。在聯合實驗室的支持下,中方團隊於2018年獲批科技部重點領域「土壤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創新團隊」,並於2022年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合作產出的「多金屬污染土壤植物聯合修復技術體系及應用」成果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等獎勵,相關技術已在全國16個省開展應用推廣。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徐捷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法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是科技部立項支持的首批聯合實驗室之一,是兩國合作的成功典範,對推動國際土壤污染可持續治理、緩解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實驗室的成功創辦促進了中法在科技合作領域的長期友好關係,科技部將繼續支持並推動這一合作項目的進一步發展。(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