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11月6日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11月6日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11-06 08:09:24 來源:深圳特區報

鵬城再添國際一流美術館

舞劇《詠春》來到葉問故鄉

新的一天,從「飛閱深圳」開始吧

牢記囑託 乘勢而上

2023年深圳市高校領導幹部研討班開班

11月5日,2023年深圳市高校領導幹部研討班開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提升我市高等學校辦學質量,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努力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支撐。市長覃偉中主持開班式並講話,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作專題報告。

市校攜手

深圳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11月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全面深化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市長覃偉中出席活動並見證簽約。簽約前,覃偉中會見了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一行,雙方圍繞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領域,就進一步深化市校合作進行了交流。

重磅合作

深圳特區報記者進博會現場親歷簽約

深企向全球拋出「橄欖枝」

共享機遇,共贏未來。在5日開幕的第六屆進博會上,深圳充分利用這一平台,與全球各地展商簽下重磅合作,面向世界唱出招商「強音」。

微信圖片_20231106080708.png

交流活動現場。圖源:深圳市商務局

深圳交易團採購對接暨投資促進交流活動舉行

5日,以「共享機遇·共贏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深圳交易團2023年採購對接暨投資促進交流活動在上海舉行,深圳交易團團長、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王守睿出席並見證簽約。

從進博會看國際經貿合作前景

中國搭台,全球共享。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已然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讓世界看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各國企業藉此共享高質量發展機遇,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百場再出發

深圳原創舞蹈《詠春》巡演百場專題研討會舉行

推進文藝精品創作 講好深圳故事

11月3日,深圳舉行原創舞劇《詠春》巡演百場專題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各領域專家代表齊聚一堂,探討舞劇《詠春》百場巡演經驗,為推進文藝精品創作、推動深圳文藝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出席會議。

深圳舞劇《詠春》驚艷「功夫之城」

百場之後,再出發。繼10月底百場系列演出在深圳圓滿收官後,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步履不停,11月3日至5日來到葉問故鄉——佛山,在佛山大劇院連續演出3場,並於4日晚受邀為2023中國·佛山大灣區功夫電影周揭幕。

今日開館

深圳美術場館建設跑出加速度

這座美術殿堂今日揭開面紗

深圳美術館(新館)於今天正式開館,鵬城再添一座國際一流的美術館。經過多年蓬勃發展,深圳的美術館建設成果斐然,不斷增加的場館數量、豐富多元的展覽與活動和數字美術館的探索均跑出「加速度」,體現深圳創新開放的文化底色。

微信圖片_20231106080559.jpg

深圳美術館(新館)。受訪單位供圖

同沐書香

深港共讀 書香同沐

在「幸福廊橋書市」閱見幸福 在「深港共讀」主題論壇閱見城市

深圳是奇蹟之城,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雙城不僅山水相依,更是文脈相通。上周末,「幸福廊橋書市」「香港出版雙年獎和深圳年度十大好書聯展」「深港共讀 同閱未來」3場主題論壇,分別在深業上城、聯合書店·本來藝文館及中心書城舉行。作為深港「共讀雙城」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幾場活動通過城際閱讀交流,深入挖掘兩地作家、設計、出版故事,讓閱讀融入雙城生活。

深圳有着濃厚的閱讀氛圍。受訪單位供圖

生態文明

2022年度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出爐

五區六部門四企業獲評優秀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日前,我市完成了2022年度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工作,五區六部門四企業獲評優秀單位。

微信圖片_20231106080407.png

環境優美的深圳灣。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攝

漸入佳境

「國際紅樹林中心」籌建工作穩步推進

深圳濕地保護規劃有望明年完成

一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深圳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致辭精神,積極謀劃、協同合作,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國際紅樹林中心」籌建,保護全球候鳥遷飛大通道,保護修復濕地、紅樹林、海洋等自然資源,交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異「綠美深圳」答卷。

微信圖片_20231106080229.jpg

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有各種憩棲鳥類。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忠 攝

時代光影

為深圳寫一本文學「大書」

作家楊黎光講述長篇小說《尋》創作背後的故事

日前,一部58萬餘字(上下兩卷)、以深圳一個移民家庭四代人的故事為切口,展現從抗戰時期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長篇小說《尋》在穗首發。該書的作者楊黎光,作為多年來活躍於中國文壇的深圳作家之一,其作品中始終凝聚着濃厚的深圳特色、時代質感。在這部新作中,「尋」為主題首尾呼應,寓意「莫忘來時路並砥礪前行」。深圳特區報記者近日對楊黎光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了書中的故事,和故事之外的創作思考。

微信圖片_20231106080223.png

責任編輯:鄭嬋娟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11月6日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