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圓滿舉辦 用音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圓滿舉辦 用音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1-07 20:13:06 來源:香港商報網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

5.jpg

6.jpg

    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表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絲綢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

7.jpg

    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波萊羅之夜》

    10月31日晚,深圳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音樂流淌,隨着澳門樂團《光明行》演奏出最後一個音符,演出大廳里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在觀眾的留戀中落下帷幕。

8.jpg

    芭蕾舞劇《紅樓夢》

    近兩個月的時間,通過音樂季活動東西方的華彩樂章共同奏響,文明的交流與共融激盪,集中展現了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風采,彰顯了深圳開放、包容、創新、年輕的城市氣質,體現了深圳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交融先鋒的使命和擔當,進一步涵養了深圳城市的人文精神和藝術精神,對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起到了積極作用。

9.jpg

    斯蒂芬·霍夫鋼琴獨奏音樂會

10.jpg

    阿拉伯的奇幻漂流-阿拉伯首席演奏家室內樂團音樂會

    54天的時間裏,35台劇目,共計59場演出接連登場,來自俄羅斯、奧地利、意大利、黑山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伊朗、英國、法國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24個優秀藝術團組、41位獨奏獨唱藝術家及流行歌手、逾千名藝術家參演,給鵬城奉獻了一場又一場藝術盛宴。

    「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恰逢其時

    駝鈴悠悠,絲路延綿。2000多年前,中國開闢出橫貫東西的古絲綢之路,穿越不同時空、跨越不同文明,創造了文明互鑒之路。

11.jpg

    傑哈德·歐匹茲鋼琴獨奏音樂會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如約而至。用音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12.jpg

    弦上之巔-瓦汀·列賓小提琴音樂會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是經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在深圳舉辦的一項國家級品牌活動,旨在呼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一個匯聚、融通、交流、互動的廣闊平台,展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音樂藝術。

    今年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絲路樂章與深圳再度重逢。9月,闊別四年的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重磅回歸。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為各國文化藝術提供舞台,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織就紐帶。

13.jpg

    雋永之聲—柴可夫斯基交響曲全集音樂會 I、II 、III

    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引起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光明日報、中國一帶一路網、央廣網、深圳衛視、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等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體的持續跟蹤報道。光明日報、央視三套「文化十分」欄目、深圳衛視「大灣區會客廳」等多家媒體推出專題報道。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國際頂尖藝術盛宴驚艷鵬城

    本屆音樂季亮點頻出,精彩連連。

14.jpg

    盛放的玫瑰-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喬治烏獨唱音樂會

    演出形式豐富,門類多元:既囊括交響、器樂獨奏、聲樂獨唱、合唱、民族戲曲、世界音樂等多種音樂類型,也包含古典芭蕾、現代芭蕾、現代舞、音樂劇等其它門類。

    首演陣地:世界著名女高音安吉拉·喬治烏,首次在深舉辦獨唱音樂會。非洲天后法圖瑪塔·迪亞瓦拉首次來華演出「馬里回憶」專場音樂會。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巴比倫古德耶夫民族古樂團、阿拉伯首席演奏家樂團、天才舞蹈家阿卡什·奧德瑞等首次來深演出等等。

15.jpg

    馬里回憶-非洲天后法圖瑪塔·迪亞瓦拉專場音樂會

    國際化大師雲集:史上首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古典音樂家斯蒂芬·霍夫爵士、德國鋼琴大師傑哈德·歐匹茲、古典結他演奏家米洛什、小提琴巨匠瓦汀·列賓、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波蘭華沙愛樂樂團分別帶來音樂會。

    講好中國故事,唱響深圳聲音:中央芭蕾舞團首次在深上演交響樂版本舞劇《紅樓夢》;廣東粵劇院粵劇《譙國夫人》《柳毅奇緣》唱響深圳。

16.jpg

    「絲路古音」千年時光之旅巴比倫古德耶夫民族古樂團音樂會

    「詠春」百場 重返深圳: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在全國巡演迎來百場之際,在出海新加坡成功首秀之後,把具有重要意義的第100場演出獻給深圳,與今年「一帶一路」音樂季雙向賦能、互相添彩。從百場,向未來,站在新的起點,乘着音樂季的東風,向着「票房口碑雙豐收、出圈出海創新篇」揚帆遠航。

17.jpg

    舞劇《詠春》2023 第一百場演出

    藝術交流互鑒 深圳×國際:開幕音樂會,諸多國際藝術家與本地的深圳交響樂團聯手合作;芭蕾名團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首次來深,獻演經典劇目《波萊羅之夜》,並加入深圳大學藝術學部舞蹈音樂學院舞蹈系的18位舞者;印度裔英國編舞大師阿卡什·奧德瑞與深圳駐地藝術家胡沈員攜手上演現代舞《無徑之徑》、奧地利國寶合唱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與深圳童聲合唱團同台獻唱。此外,音樂季開展了海上世界廣場絲路音樂薈、澳門樂團與深圳交響樂團戶外公演等5場公益演出。眾多明星藝術家、名團在深圳開展大師班、講座、演前導賞、後台探班、公開綵排等形式多樣、主題繽紛的公益公教活動十餘場,與深圳民眾進一步分享藝術,讓市民近距離與音樂大師接觸,感受藝術的獨特魅力。

18.jpg

    《SAMSARA無徑之徑》主演分享會

19.jpg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綵排觀摩、冰面講解

    得到各方積極好評

    羅馬尼亞籍世界級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喬治烏認為,以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高水準,完全可以輻射到世界各地,讓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遍地開花。

    亞美尼亞大提琴手卡倫·科恰良表示,音樂季一如既往的動人、精彩、能見到一些國際著名的音樂家,對我們來說是一大享受和榮幸。

    阿塞拜疆塔爾琴演奏家薩希卜·帕沙扎德表示,來到深圳演出,與優秀的深圳交響樂團合作,讓他感到很激動。「音樂不需要語言,你可以理解每一種文化、每一種音樂,不需要說話,只需要聆聽。」阿塞拜疆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對音樂季發來感謝信,讚揚音樂季在促進兩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在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攜《波萊羅之夜》來深首演時,瑞士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彭逸凡特意前來支持。他表示,深圳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化的、創新的城市,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這讓深圳的文化別具風味。而深圳的城市氣質,也對國際藝術團體有特殊的吸引力。

    不少深圳市民表示,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讓大家足不出深就能欣賞國際頂尖藝術表演。作為一線城市的深圳,應該在文化藝術方面,對標國內國際一流。

    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林大葉希望,通過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不斷擴展深圳的文化軟實力,讓深圳的文化軟實力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得到矚目。「我們不僅要納入更多的全世界的文化,同時要把我們的作品帶到一帶一路的國家,帶到全世界,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了解深圳。」

    中華曲藝學會曲藝創新工作發展委員會理論委員會主任周思明認為,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這樣的品牌,對於我們更好地融入國際文化的交流和國際合作的大格局當中,有重要的意義。

20.jpg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郭森、男高音王亢、張龍與廣州交響樂團演繹歌劇經典

    用音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

21.jpg

    廣東粵劇院粵劇《柳毅奇緣》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自2017年起,以「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為主題,已成功舉辦三屆,共有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乃至全球的數千名藝術家和近百個音樂團體踏足深圳,在這個代表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和開放胸懷的年輕城市共上演了100多場精彩表演和交流活動。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成為對外講述深圳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東西方音樂文化溝通展示和融合的橋樑。

22.jpg

    廣東粵劇院粵劇《譙國夫人》

    2023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今年音樂季在以往國際性、民族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更突出創新性、引領性和時代性,展現絲路文明交流互鑒的廣度和深度。

    在深圳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韓望喜看來,今年的音樂季有三大亮點:第一是水平特別高,看齊世界最高端最一流的藝術水準,上座率常常爆滿;第二是藝術種類異彩紛呈,有古典的、現代的、東方的、西方的,各個國家各種藝術形式百花齊放,充分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中國文化之美;第三是提升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國際美譽度。音樂季讓「一帶一路」的藝術家親身體驗了深圳這座城市的藝術品味和人文情懷,城市品牌和藝術品牌相得益彰、交相輝映。本屆音樂季各世界頂級藝術家及院團都紛紛與深圳本地藝術力量同台合作,女高音歌唱家喬治烏、天才舞蹈家阿卡什·奧德瑞、瑞士洛桑貝嘉芭蕾舞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等來訪藝術家,對深圳本土藝術力量讚不絕口。「今年的音樂季把中國文化最好的東西呈現給世界,同時又能夠吸引世界上最優秀的作品來深圳演出。這就是『美美與共』。」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組委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鋼表示,從明年開始,組委會將更加全方位地引進國際國內頂級的音樂舞蹈藝術團體,帶來或經典、或原創性的節目,體現「一帶一路」的特色,體現深圳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以及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的美學理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深圳以「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弘揚絲路精神,促進文明互鑒。期待2024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到來!

責任編輯:蔣璐 2023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圓滿舉辦 用音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