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行研究院:穩增長政策需持續發力

中行研究院:穩增長政策需持續發力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1-15 16:47:1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指標延續改善態勢。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認為,經濟整體上保持向好恢復態勢,但經濟恢復基礎仍有待進一步鞏固,未來需要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包括繼續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打破3%的赤字率約束;貨幣政策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加大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等。

 消費表現亮眼

 從需求端看,范若瀅認為10月份消費表現較為亮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等升級類消費品零售額保持較高增速,對消費起到較強支撐作用。製造業投資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尤其是電氣機械、汽車、專業設備等裝備製造業投資呈現較高增長,表明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對製造業投資的驅動作用日益突出。

 從供給端來看,工業、服務業生產均邊際回暖。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分別同比增長4.6%和7.7%,分別比上月加快0.1和0.8個百分點。范若瀅認為,服務業改善較為明顯,這主要得益於中秋國慶假期服務需求的持續釋放以及上年低基數作用。

 但經濟恢復基礎仍有待進一步鞏固,范若瀅分析,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仍在進一步下探,銷售、投資、資金來源等多方面情況均不樂觀。1-10月,商品房銷售額、房地產開發投資、房企資金來源分別同比下降4.9%、9.3%和13.8%,降幅分別比1-9月擴大0.3、0.2和0.3個百分點。這表明近期房地產政策的優化調整效果不夠明顯,並未扭轉市場信心不足、房企資金壓力增大的困境。另一方面,出口跌幅環比擴大。這主要是由於地緣政治衝突加大國際不確定性風險,以及發達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顯現,導致外需持續走弱。

 未來中國經濟運行將延續溫和恢復態勢

 對於未來經濟形勢,范若瀅認為,將延續溫和恢復態勢,因為有多個主要支撐因素包括,其一,穩增長政策繼續加碼。國務院增發1萬億元國債的資金使用安排上跨越了今明兩年,這是積極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的重要體現,有利於推動未來基建投資加快增長。其二,消費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將較為強勁。隨着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疊加供給優化、業態升級進一步刺激潛在消費需求,預計未來服務消費仍將有較好表現,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將保持強勁。其三,經濟新動能持續增強。疫情以來,中國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僅沒有放緩,並且還在加快。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表現強勁,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增大等多因素推動下,預計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將持續增強。

 不過,在范若瀅看來,中國經濟仍面臨結構性問題與周期性矛盾交織的困境,未來經濟企穩回升的程度仍有待觀察。從外部看,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將影響我國出口恢復;從內部看,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債務負擔沉重、市場預期較弱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較好解決,將制約經濟回升幅度。

 她建議,穩增長政策需持續發力,鞏固經濟恢復基礎。繼續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打破3%的赤字率約束,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動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科創、綠色等領域傾斜。貨幣政策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加大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房地產政策進一步優化調整,推動更多有條件的城市放開限購、限貸,加大對房企風險化解的支持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三大工程」建設進程。長期要堅持改革開放大方向不動搖,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尊重市場規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記者張麗娟)

責任編輯:程向明 中行研究院:穩增長政策需持續發力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