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鑪峰遠眺】「小多邊主義」成趨勢

【鑪峰遠眺】「小多邊主義」成趨勢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11-16 21:22: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周八駿

 20世紀後半葉,經濟全球化取得史無前例的拓展;以1980年為界,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為代表的全球多邊層面。二是以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為代表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階段的主要缺失之一是,「冷戰」分隔成兩大陣營,使前一層面的代表性受到顯著局限。

 1971年首台個人電腦問世後,現代信息和通訊科技以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中國從1979年底起實施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進入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具備名副其實的全球多邊機構的性質和功能,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轉變為世界貿易組織。在這一階段,歐洲共同體迅速升級為歐洲貨幣與經濟同盟(即現在簡稱的歐盟),同時,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其他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相繼建立。在這一階段,隨着互聯網把地球變成單一大市場,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超越國家限制,真正形成全球一體。

 經濟全球化第二階段所取得的成就,遠大於第一階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制度因素,美西方國家對中國等一批新興經濟體不因社會制度不同而妨礙經濟金融科技交流。中國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裏與美西方國家建立起密切經濟金融科技聯繫。二是技術因素,互聯網把東方與西方國家、南方與北方國家十分快捷地聯繫在一起。

 美國從2017年底、2018年初宣布中國是美國的主要對手之一,很快,又宣布中國是美國的最主要對手。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以意識形態劃界,渲染所謂民主國家與中國等威權國家的對抗;對中國實施全面打壓圍堵遏制,率先在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全面封殺華為,排擠壓制中國在5G的全球領先地位。從而,摧毀了20世紀最後20年經濟全球化的制度因素和技術因素。

 儘管我們依然努力促使經濟全球化「逆勢」而行,但是,美國不僅不改弦更張,相反變本加厲。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80年代至21世紀頭10多年取得空前成就的經濟全球化已結束。

 習近平主席不久前指出,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正在經歷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

   「小多邊主義」具流動性

 一個新現象產生了,這就是所謂「小多邊主義」(Mini-lateralism,亦譯「迷你多邊主義」)。

 首先提出這一新概念的是,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哈卡尼(Husain Haqqani)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安瓦爾加爾加希外交學院」(Anwar Gargash Diplomatic Academy)資深研究員賈納爾丹(Narayanappa Janardhan),二人於2023年1月10日美國《外交政策》(FP)網站發表共同撰寫的文章稱,介於雙邊主義和多邊主義的「小多邊主義」正在迅速崛起,尤其是在中等國家之間。

 哈卡尼和賈納爾丹稱,「小多邊主義」通常具有下列特點:規模小、非正式、實用性高、適應性強、經濟導向、自願性、不具法律約束力,同時,旨在加強志趣相投國家之間的功能性合作,以避免地緣衝突。

 換言之,第一,「小多邊主義」不同於區域一體化組織,其成員在地理上不必相鄰,合作毋需形成制度和組織,是鬆散的合作。

 第二,「小多邊主義」以有關國家的私利為基礎,在某個國際議題上彼此有共同的國家利益則合作,否則便分手,是不穩定的合作。

 哈卡尼和賈納爾丹稱,「小多邊主義」是經濟導向,卻以2021年由以色列、印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美國組成的四方組織「I2U2」為最佳實例之一。兩位學者信以為「I2U2」不同於美國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後者遏制中國的企圖昭然,而「I2U2」側重於共同發展食品安全與清潔能源技術。其實,拜登政府名目繁多的「小院高墻」說法不一,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為了打壓圍堵遏制中國。

 在香港,不少人依舊希望經濟全球化的好光景不去或者重臨。這是良好的意願,但是現實很殘酷,我們務必客觀清醒冷靜。香港應對百年變局進入「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唯有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羅維維 【鑪峰遠眺】「小多邊主義」成趨勢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