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穆迪負評居心不良 積極投票證明穆迪錯誤

【來論】穆迪負評居心不良 積極投票證明穆迪錯誤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2-07 17:21:49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楊華勇

    穆迪在不足24小時內先後將中國、香港和澳門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穆迪指香港和內地的經濟及金融緊密聯繫,內地經濟潛在增長逐漸減弱及金融風險影響更廣泛,影響香港信用狀況,疊加香港國安法和選舉制度改革落實,香港政治及經濟決策自主權將會減弱云云。

    特區政府立即駁斥,不認同穆迪的決定。特區政府表示,香港與內地不斷深化和擴大的經濟和金融聯繫不應成為調低評級的因素,相反,這些聯繫是香港長遠發展的優勢。

    穆迪妄稱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落實選舉制度改革有損香港高度自治的說法,違反事實。香港國安法終止了混亂局面和嚴重暴力事件,恢復穩定並增強信心,使香港能夠迅速恢復正常運作並重回發展正軌。駐港外資數目維持在9000間左右,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發行總額,比2021年增長40%,本港所管理的私募資本超過2100億美元,位居亞洲第二,僅次於內地。今年11月,香港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達到約二萬億美元,比2020年前增長約10%。這些資料都明,國安法不僅無損香港的金融發展,更是強化了香港繁榮穩定的形勢。

    中國內地經濟強大的韌性與潛力,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83.2%,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29.8%,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所以,IMF、OECD都看好中國經濟,以及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中國內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香港發展需靠內地。須知道背靠內地,聯通世界,正是香港經濟和金融發展的最大和獨特優勢。

    穆迪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的負面評價,這種唱衰配合「去風險」的論調而起,意在誤導世界,動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把中國塑造成世界經濟「風險之源」,破壞中國與各國合作關係。這是過去幾十年來多次出現的所謂「中國崩潰論」鬧劇的延續,當然,穆迪這次結局也不例外。

    穆迪在對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的唱衰時,其他國際機構卻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11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4%,認為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30%。11月29日,經合組織(OECD)也調高了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認為中國仍將是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相比起來,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一直備受高通脹煎熬,即使美聯儲加息進程暫緩,但經濟前景依然不容樂觀。今年10月以來英國已有3座城市宣布破產,英國政府連第二大城市都沒出手幫助,其他城市更不用說了。其實英國政府不想救還有另一方面原因,那就是沒有足夠的能力,本身英國國內就面臨着嚴重通貨膨脹問題,再加上金融市場動盪,已經接近於資不抵債了,一旦開了救助地方的先例,恐怕英國其他的城市也會向中央政府尋求幫助。而根據皮尤(pew)研究中心2020年發布的一項資料顯示,在2001-2020年,美國共有31個一般地方政府申請破產,有兩個城市在這期間不止一次申請破產。

    穆迪選擇在本港區議會選舉前夕調低香港評級展望,顯示背後涉及政治動機。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區議會選舉的原則是「不搞雜音政治」,穆迪此輪唱衰也屬於「雜音政治」。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是讓區議會發揮應有功能的關鍵一步,關係到香港邁向由治及興的步伐,關係到全港十八區的社區建設,更關係到每一位市民的福祉。市民應把握周日踴躍投票,不論是從保障來之不易的由治及興局面,還是從維護自己切身和長遠利益角度而言,每一位選民都應積極參與投票,用行動證明穆迪的評估是錯誤的。(中新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來論】穆迪負評居心不良 積極投票證明穆迪錯誤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