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界心聲】港發展創科須打造有利環境

【商界心聲】港發展創科須打造有利環境

責任編輯:黃鶯 2023-12-15 08:13:5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近日,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共同策劃下,內地汽車智能晶片企業地平線赴港與科技園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於2024年在科學園設立創新研發中心,並預計在2028年底前投資約30億港元及招聘上百人的科研團隊。

 創科指數有待提高

 在國家於《「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後,港府對創新科技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不但大力推廣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教育,亦大力推動了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更積極引入創科相關的「潛力股」企業,且已經有一定的成果。然而,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一個需要跨越數代人的教育改革、科研投入、產業升級的過程,其中每一環節之間更是息息相關、相互作用,政府在創科方面仍有提高吸引力的空間。

 在香港理工大學今年公布的首份「理大創新科技指數」中,顯示香港在大中華地區內排名第七,指數為3.53,而排名前三的廣東、江蘇及北京指數分別為6.67、5.20及4.72,主要不足之處在於研發投入、專利申請數量、創科從業人員及初創企業數量,以及製造業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分數較低。

 一方面,香港相對於其他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科研投入方面較低;另一方面,香港的產學研合作不夠緊密,雖然擁有一些優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並不時就有學界作出突破性研究的新聞傳出,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及商業化進程卻未能讓人滿意。如此一來,即使STEAM教育長遠而言有所發展,為本港培養出一批科研人才,由於缺少成熟的產業化路徑,在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有些優秀的科技人才可能選擇去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

 此外,由於香港的生活成本和商業環境相對較高,這可能對初創企業和創新科技公司的發展造成壓力,在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方面亦會面臨一些挑戰。港府應該盡可能在居住環境、稅收、福利、資金支持等方面為創科企業及人才提供必要的便利,例如為他們尋找商住互融的科技化社區、稅務寬減優惠等,創造更具競爭力的環境與條件。

 創新態度需要培養

 筆者認為,由於香港本身在金融、物流和旅遊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積累和優勢,無論是政府或是業界,對於其他新興產業或技術領域,都採取相對保守的態度,且由於缺乏成熟的機制與經驗,發展上桎梏亦更多,顯得有些「綁手綁腳」。

 然而,隨着全球經濟愈來愈與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深度綁定,政府已經意識到需要轉型和發展新興產業和技術領域,相關機構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來推動創新和創業,例如創科局的成立,希望能夠支持創新項目和科技企業的發展;一些創新科技聚集區和孵化器也正在興起,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資源。

 但不同產業及企業態度上的轉變不一定能夠完全跟隨上發展的步伐,政府應更多在教育中及社會上加強對創業和創新思維發展的鼓勵,除了教育培訓、支持創業、促進產學研合作之外,亦應更多舉辦國際性的創科競賽、論壇等活動,營造城市內濃厚的創科氛圍,且適當在合理範圍內為創科產業及行業人才「拆牆鬆綁」,為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

責任編輯:黃鶯 【商界心聲】港發展創科須打造有利環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