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園,蟒袍一上身,那便是京劇舞台上最耀眼的角兒。「這是一件彩繡紅色女蟒袍,是我在京劇《龍鳳呈祥》中扮演孫尚香時候穿的,故事就發生在鎮江甘露寺,那是我第一次演『張派』戲,而且這套戲服我父親也穿過……」12月12日,江蘇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周章路上張君秋紀念館首日開放,館內二樓展出了這套色澤艷麗、雍容華貴的絳紅底彩繡鳳凰旦角戲服。76歲的尋「根」老人張學浩看到這件戲服頓時來了精神,眼睛瞪大、炯炯有神,仿佛一瞬間回到舞台上,於唐三千、宋八百,數不盡的三列國傳統戲曲中,帶着一代京劇大師、父親張君秋的遺願回歸故里……
「尋『根』故里·『君』歸有期」張君秋文化周媒體見面會現場(張曉君 攝)
「我父親所有的個人介紹上,祖籍都寫的是江蘇鎮江丹徒,儘管他生於北京、長在北京,但是他有很深的故鄉情結。」站在張君秋紀念館一樓大廳,張學浩端詳着父親的銅像,神情凝重。在梅蘭竹菊插花映襯下,張君秋的銅像顯得更加高潔、璀璨。
上一次大師回鄉是在1986年,這也是張君秋一生中第一次且唯一一次真正踏上故土。當時張君秋收到丹徒縣人民政府的邀請,欣然返鄉,「全縣上下傳為美談」。在張君秋紀念館中收藏的30多年前信件文字、資料里,可一窺當時京劇泰斗回鄉尋「根」時的萬人空巷。
萬人空巷,對年少成名的張君秋來說,司空見慣。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張君秋,15歲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次登台,唱紅後被評為「四小名旦」之首。當時報界評價他「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婉轉多音,似程;做工,穩重大方,似荀」,其華麗的唱腔驚艷四座。
「青兒,將船靠岸,恩愛夫妻難撇掉,因此上金山來到……」成名之初,張君秋最有名的代表作便是經典劇目《金山寺·斷橋·雷峰塔》,戲曲中的故事情節與家鄉的《白蛇傳》傳說息息相關。「這是我父親最拿手的戲,花得功夫多,從票房可以看出了,一貼就客滿,沒票!」張學浩回憶。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憑一曲《望江亭》,張君秋獨特的唱腔火遍大江南北,開啟了京劇「張派」時代。「那時候我們家的門檻快被踏破了,全國各地的京劇演員都來我家,專門要我父親教他們學唱這首曲子。」張學浩當時的任務就是每天到胡同口迎接學生來家裏學戲,「為什麼這麼火?因為它是新劇目、新唱腔,我父親那時候朝氣蓬勃,戲曲藝術傳達給人給觀眾的就是一個美字,而且他唱出來的戲有時代感。」
在張學浩看來,父輩戲裏的時代感融入了濃濃的家國情懷。新中國成立後,各項事業發展百廢待興。作為京劇演員,張君秋想方設法從香港回到內地,一路北上,途中成立劇團,以義演方式為國家籌集資金,支持抗美援朝,同時他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進工廠、礦山、部隊等進行演出,不遺餘力地為新中國的文化事業做貢獻。
「我父親是為國為家鞠躬盡瘁。」張學浩告訴記者,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刻是在奔赴工作途中。為了京劇藝術的搶救、傳留和振興,1994年起,歷時三年多時間,張君秋主持「京劇音配像」工程,擔任《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總顧問,與京劇諸多名家一起,根據老一輩京劇表演名家留下的聲音資料,由年輕的傳承人配合聲音進行表演,最終完成了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音配像」120部影音資料。1997年5月27日,張君秋在去審核京劇聲音資料的路上,突發疾病去世……斯人已逝,餘音迴響,這120部京劇「音配像」資料為祖國的文化事業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至今電視、網絡上這些經典傳唱仍廣為流傳。
如今,鎮江經開區新建成的張君秋紀念館收藏了一部張君秋17歲時候灌制的老式唱片,館內遊客互動區也上傳了12部「張派」作品,戲迷票友線上掃碼即可聆聽張君秋經典劇目,霓裳蹁躚、皮黃婉轉,大師的聲音正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回歸故里。
除了張君秋紀念館,經過3個月的努力,鎮江經開區張君秋大劇院目前也已對外開放,總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劇場內含507個座位,配備一流舞枱燈光音響系統、中國巨幕、杜比音效電影放映系統。為提升鎮江城市文化品位,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需求,張君秋大劇院每年將開展2場以上大型「張派」京劇公益演出,全年將累計開展24場以上精品演出活動,真正讓「張派」傳音從線上走到線下,讓京劇大師的家鄉百姓共享高雅藝術文化盛宴。
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會長張學浩作為主講人進行京劇文化普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12月13日晚,鎮江第一外國語學校禮堂座無虛席,熒幕上播放着張君秋大師的京劇曲目《憶秦娥·婁山關》唱段。「我父親是鎮江的兒子,我今天站在這裏是我的榮幸,希望孩子們喜歡我們的國粹文化!」張學浩言語字字鏗鏘,台下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充滿敬仰,雷鳴般的掌聲瞬間響起。
頂圖:「尋『根』故里·『君』歸有期」張君秋文化周媒體見面會現場(張曉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