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世界的台灣」?不過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新騙術罷了

「世界的台灣」?不過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新騙術罷了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12-29 10:07:09 來源:日月譚天

   最近,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被第78屆聯合國大會正式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有島內媒體認為,這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華文化正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譚主注意到,中華文化在世界興起「華流」的同時,民進黨卻頻頻做出與時代潮流格格不入的「反向操作」。

 日前,民進黨候選人發布了一支題為「世界的台灣」的政治廣告片,內容片面強調台灣文化與世界的聯結,卻對台灣文化的中華屬性掐頭去尾、避而不談。

 對於民進黨處心積慮搞「去中國化」,台灣《旺報》刊發社評指出:台灣文化的主體是中華文化。的確,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拋棄中華文化這一根本的台灣文化寸步難行,更別提走向世界了。

 所謂「世界的台灣」

 其實是「中國的台灣」

 民進黨發布的政治廣告「世界的台灣」,主旨是「尋找正港台灣味」(正港:閩南話,指地道的、純正的、正宗的意思)。譚主瀏覽廣告內容,發現其把茶葉、書法、繁體字、古建築等代表「正港台灣味」的文化元素的發祥地,歸結為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以此證明台灣是「世界的台灣」。

 長期從事兩岸歷史文化研究的台灣學者王文隆告訴譚主,這部「世界的台灣」,雖句句不提中華文化,但裡面的種種元素其實都源於中華文化。

 譬如,廣告片中「從印度通過英國人貿易到全球」的茶葉。實際上,英文的「茶」,tea,就是從閩南話的「茶」音譯而來。台灣茶葉源自福建,制茶技術也是大陸的「唐山師傅」帶來的(歷史上從大陸到台灣開基創業的移民活動,被稱為「唐山過台灣」,台灣人對從大陸福建來的製茶師傅、製瓷匠人等統稱為「唐山師傅」)。

 再說書法,廣告片中指稱台灣的書法是「從亞洲開枝散葉」而來的。但其實,日本、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書法,莫不源自中國,書法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還有古建築,從片中,我們只能看到台灣的古建築是荷蘭殖民者留下的,沒有展示的事實卻是,台灣的古建築、寺院與雕刻,大多是出自「唐山師傅」的手藝與傳承。

 片中還把台灣鐵路「算作」日本殖民者的規劃,其實,台灣的第一條鐵路,是清朝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主導建成的。

 如此看來,「世界的台灣」恰恰證明了「中國的台灣」。

 台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你要講「世界的台灣」,不先講「中國的台灣」,是講不通的,因為,中國歷史與文化就是滲進台灣土地與台灣人血肉,不管你走到世界的哪裏,就是剔除不了這樣的元素。

 台灣《旺報》評論指出,中華文化的根在台灣鏟不斷、挖不走,真正深入台灣基層,就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依然根深蒂固,更像榕樹般枝繁葉茂。

 王文隆舉例強調,正港的台灣味,少不了中華文化的底色。媽祖是台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媽祖繞境也一直是台灣民眾最熱衷的宗教活動,媽祖來自於福建湄洲;台灣各地都有孔廟,是為文教之源、教育之始,孔子來自於山東曲阜;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豆漿燒餅油條、吃火鍋必須蘸的沙茶醬等飲食文化,敬老尊賢、長幼有序等家庭倫理,莫不帶有大陸原鄉中華文化的印記;就連這部「世界的台灣」,全片用的也是標準的中文……如果忽視了這些文化傳統的源頭,「台灣味」就一點都不正港,變味了。

 民進黨的新騙術

 讓台灣文化寸步難行

 島內學者告訴譚主,民進黨把「世界的台灣」廣而告之,其實是將「去中國化」包裝成了一種新騙術。

 騙術下的歪心思,一是妄圖切割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剷除台灣文化的「根」。廣告片選取的都是台灣民眾身邊隨處可見的文化印記,通過嫁接、歪曲、抹除等手段,把「中華文化元素」從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剝離消除。

 二是為了欺騙島內民眾,讓他們以為「沒有中華文化」的台灣可以走向世界。廣告片用所謂「世界文化」來替代中華文化,塑造台灣文化「來自世界、走向世界」的假象,以此蒙蔽島內民眾,讓其相信與中華文化沒有關係的台灣文化在世界文化可有一席之地。

 對此,島內輿論紛紛指出,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新騙術、新把戲將讓台灣文化寸步難行。

 有島內媒體認為,中華文化體現在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去中國化」不具有可操作性。台灣中時新聞網刊文表示,跳過大陸,把台灣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直接置於國際坐標,這是偏離現實,也不可行。

 島內很多有識之士都認為,台灣文化之所以被世界看見,是因為其來自中華文化。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撰文強調,中華文化是舉世唯一仍存續發展的古老文明,無論是文字、繪畫、文學、藝術、醫藥、宗教、哲學都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輝,中國武術、針灸與經絡醫理如今還在歐美風靡……中華文化舉世欣羨是台灣文化被世界認可的根基,包含台灣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傳承、發掘不窮的寶庫,有人卻視如敝屣,其愚蠢短視令人嘆息。

 還有島內學者表示,離開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台灣文化就是「無名之輩」。民進黨搞「去中國化」不但可能動搖社會之本,還會讓台灣舉步維艱,更會斷送台灣年輕人走向世界的競爭力。

 其實,世界對台灣文化的認可都是基於中華文化,世界的台灣,首先是中國的台灣,這一事實,無論民進黨如何舌燦蓮花,都不會改變。藉助中華文化的翅膀,帶有地方特色的台灣文化可以暢遊世界;拋棄中華文化的根本,台灣就會淪為沒有文化、無人認可的無根之地。「去中國化」是民進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是其自毀長城的愚蠢之舉!

   頂圖:武夷山茶園。日月譚天

責任編輯:羅維維 「世界的台灣」?不過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新騙術罷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