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深圳全力以赴完成各項發展改革任務,在經濟運行調度、重大項目建設、開放合作、改革創新、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助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下這十件大事,勾勒出2023年深圳改革發展走過的不平凡一年。
一、河套合作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賴犁 攝
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有力支撐。2023年8月8日,國務院正式簽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圍繞協同香港推進國際科技創新這一中心任務,聚焦合作區三大定位,面向2035年明確了合作區的建設方向、階段目標、具體工作,提出一系列引領性、突破性、支撐性制度創新安排,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河套合作區開發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持續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2023年8月16日,深圳正式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做強做優做大的若干措施》,圍繞重大項目建設、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應用場景開放、拓展海外市場等方面提出20條「實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經濟做強做優做大。12月5日,《深圳市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的若干措施》正式發布,聚焦用房、用地、用工、用能、融資等重點領域提出6方面20條措施,在推出融資補貼等短期見效措施的同時,圍繞加快工業上樓、保障性住房、高標倉規劃建設、持續推進園區轉供電改造等方面推出一批長效舉措,多維度全方位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
三、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2023年8月,深圳集中出台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3個工作方案,部署全方位、各領域、深層次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受到各界廣泛關注,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題為《深圳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質效 增強發展動力》的報道。截至2023年11月,深圳全市商事主體總量達419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穩居全國第一,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1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超558家,各級專精特新企業超過860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742家,經營主體數量和質量均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
四、出台21條措施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2023年9月15日,《深圳市關於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印發實施,圍繞優化消費環境、鼓勵汽車消費、支持住房消費、壯大服務消費、便利港人消費5大方面提出21條措施,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提振消費信心。《若干措施》注重開源與節流協同,通過規範水電氣價格管理、優化住房公積金和醫保賬戶提取條件支撐消費擴大,圍繞汽車、文旅、數字消費等推出一攬子促銷政策,讓市民切實享受優惠;注重「硬資源」引入和「軟環境」建設並重,加快地標性商圈建設和頭部消費類企業引進,實施全域放心消費行動,提升市民消費體驗;注重內挖潛能和外拓市場結合,促進深港消費「雙向奔赴」,深化對口地區旅遊合作,打造對市外遊客更有吸引力的消費環境。2023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五、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邁上新台階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瀚 攝
2023年以來,深圳圍繞「保投產、保續建、促新開、增固投」,出台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機制8條措施,建立市領導聯繫服務大項目工作機制,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四批次組織集中開工項目1094個、新增年度計劃投資1849億,持續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出台支持深圳市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推動博時蛇口產業園REIT、紅土鹽田港REIT成為全國首批擴募項目,紅土深圳安居REIT作為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推廣,專項債審核通過率創歷史新高,獲批盤活存量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實現我市基礎設施REITs中央預算支持「零」突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邁上新台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有望達到萬億元規模。
六、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總部經濟集聚地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攝
2023年12月8日,《深圳市總部經濟集聚區布局規劃》和《深圳市推動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對外發布,以「規劃+政策」組合拳為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總部經濟集聚地。深圳將堅持全市統籌、全域發展、各有側重、設置門檻的布局原則,在全市布局40個總部經濟集聚區,總規劃面積約94.08平方公里,涵蓋高科技企業、先進製造業、未來產業等十大行業類別,同時進一步強化總部企業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到2025年,千億級總部企業達10家,百億級總部企業突破100家。截至2023年11月,深圳市級總部企業已達356家,貢獻全市約1/3的GDP。
七、軌道交通五期規劃獲批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2023年3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正式獲批,批覆方案共11條線路,包括15號線、17號線一期、19號線一期、20號線二期、22號線一期、25號線一期、27號線一期、29號線一期、32號線一期、10號線東延(深圳段)、11號線北延(深圳段),總長185.6公里,項目總投資1952億元,批覆項目數量、里程、投資均為深圳市有史以來之最,建成後將為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服務提供更有力保障。其中,首條開工線路15號線已於6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其餘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八、國際數字能源展等專業展會落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2023年6月8日-10日、20日-23日,首屆深圳國際高性能醫療器械展分別在深港兩地舉辦,兩地展覽面積超5萬平方米,集中展示深圳及全球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創新+高端」的發展亮點和成果。6月29日-7月2日,全球首個以數字能源為主題的展會——2023深圳國際數字能源展在深舉辦,重磅發布深圳市電力充儲放一張網1.0、虛擬電廠管理平台2.0和深圳數字能源白皮書。深圳加速建設超充之城,成立電化學儲能產業聯盟、產業「超級智囊團」以及新型儲能產業基金。11月16日—17日,第六屆亞太能源監管論壇在深舉辦,為近20年來我國首次舉辦的國際性能源監管領域論壇,搭建以監管推動能源市場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國際交流合作平台。
九、深圳獲批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深圳市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2023年10月,印發《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深圳市碳達峰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系統部署「碳達峰十大行動」,提出各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方向、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深入開展多層級、多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範,在全國率先探索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社區、公共機構、園區、企業等16個試點納入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2023年11月,深圳正式獲批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
十、率先成為擁有「四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
圖源:深國際
2023年7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3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深圳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此前,深圳已於2019-2021年分別獲批商貿服務型、空港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本次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使深圳成為兼有商貿服務型、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四種類型國家物流樞紐的承載城市,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助力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