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跨年煙花匯演後,大批欲返內地的旅客因跨境交通及口岸問題被迫滯留,乘興而來,折騰而歸,留下不好的體驗,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香港旅遊形象,引起全城熱話。當局迅速跟進處理,就未來同類情況作出改善部署,並將與內地部門商討優化深夜跨境交通安排等,算是亡羊補牢。一方面,本港持續提升接待和跨境交通疏導能力,為遊客提供更適切服務,實屬必要;另一方面,現在周邊客「即日往返」的模式大行其道,提醒我們要留意旅遊生態和人流的變化。現正是認真檢視香港旅遊吸引力的時機,總結經驗教訓,靈活調整策略,多動腦筋、多加把勁讓「客流」變「客留」,才能將壞事變好事,更好提振香港旅遊經濟。
滯留事件反映很多問題,包括政府部門未做好全面規劃和預案、提早做好跨境交通安排,24小時通關的口岸數量太少,道路封閉令跨境巴士行程受阻,信息公告不及時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是需要檢討和改善的地方,將配套和服務做得更好更貼地,讓遊客來得高興、玩得開心、回家安心,是當局須切實負起的責任。
坊間在討論如何有效疏導遊客的同時,亦將焦點放在了內地旅客不願意在港過夜,認為香港留客能力已大不如前,甚至有聲音擔心未來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數目後,進一步刺激港人北上消費,或影響本地消費市道,焦灼之情溢於言表。這個問題可從多方面看。首先,多想辦法,讓更多的旅客從「即日遊」變成「住幾晚」,當然最理想。業界對此紛紛獻策,例如向長途內地客提供交通津貼,加強宣傳深度遊,推出酒店住宿優惠券等,都值得考慮。要增加旅客過夜的誘因,香港須進一步激發旅遊潛力,拓展沉浸式旅遊,提供更物有所值的旅遊體驗,營造一個好客的環境,以「靚、正」取勝,便有機會留住客人。
其次,隨着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灣區城市間的經濟與生活聯繫密切,交通方便快捷,無論港人北上遊玩還是內地人南下,選擇即日往返實在正常不過。兩地跨境通關更為高效、方便,亦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攔不住也不用攔,反而要抓緊時間將優化跨境通關的安排落實到位,以順應兩地人流往來日趨熱絡的新趨勢。
第三、市民和遊客的行程決策,屬於個人的自由。與其抱怨本港消費水平高、「性價比」不如內地,留不住內地客過夜,不如想辦法留住旅客的心,讓他們願意一來再來,情形就好比港人熱衷到日本遊玩,更戲言是「返鄉下」一般。事實上,香港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中西文化薈萃,美食、美景和獨特的人文風情,對內地及世界各地遊客從來不乏吸引力,每每在舉辦演唱會、煙花匯演,以及各項國際文化及體育盛事時,都能吸引大批旅客紛至遝來,便是最直接有力的證明。只要有高的客流量,遊客在餐飲、景點、追求個性化等方面的花費只多不少,就算失之「過夜客」東隅,也能收之「回頭客」桑榆,香港總體消費的增長動能仍值得期待。從這點來說,通關便利化對港才是真正的利好。
拼特色、拼服務,既留客又留心,是香港旅遊業發展的努力方向。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