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武術之城」,流行眾多南派武術,詠春拳(佛山詠春拳)於2021年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是佛山武術領域首個進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拳種。
據佛山申報國家級非遺的資料介紹,佛山詠春拳是南拳中一個具有獨特風格且體系完備的內家拳種,相傳起源於福建南少林寺,於清朝中後期經粵劇紅船弟子傳入佛山,從此落地生根,並以佛山為中心,向廣州、鶴山發展進而傳播至世界各地,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拳種之一。
相關資料顯示,在佛山詠春拳發展史中,被稱為「詠春拳王」的梁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綜合南派功夫整理定形,集快拳、短刀、長棍和近打於一體的南派實用功夫詠春拳。目前,世界上擁有數百萬詠春傳人,追根溯源,大多數都源自佛山,來自梁贊一脈。
梁贊,原名梁德榮,又名梁贊成,生於清道光六年(1826年)。18歲時,他師從嚴詠春徒孫黃華寶學習詠春拳,又向戲班紅船船工、少林弟子梁二娣學習「六點半棍」法。在兩位名師的精心栽培下,他很快就掌握了詠春拳和六點半棍的要領。在與各武林各門派的比試中,他屢戰屢勝、武藝高超一時無兩,被譽為佛山「詠春拳王」,稱雄佛山武壇。
作為詠春拳第五代非遺傳承人的佛山市詠春拳協會會長郭偉湛告訴記者,佛山詠春拳在佛山有不同宗派和眾多傳人,為弘揚傳播詠春拳做出了各自貢獻,可分為五條主線。其中最大的傳承支系,由少林弟子梁傅儔傳給佛山本地戲班藝人黃華寶和梁二娣,二人又傳武於梁贊,目前佛山九成以上詠春拳的支脈為梁贊的傳人,佛山詠春拳傳人普遍認為梁贊是佛山詠春拳第一代宗師。佛山詠春拳強調力、速度和意念之間的關係,主要套路有三拳、木人樁法、一刀、一棍、黐手。
郭偉湛介紹說,梁贊首徒陳華順得到梁贊衣缽真傳,他在佛山培育的弟子甚多,大家熟知的恭弘問大師就是陳華順晚年的關門弟子。葉問是佛山南海人,他在陳華順病逝後,先後師從師兄吳仲素和梁贊長子梁壁,盡得幾位師傅的詠春精髓。葉問在佛山時期,精研詠春技藝,從事過軍警教拳和私人教拳,也開武館教授了一批徒弟。20世紀50年代,葉問從佛山移居香港後,一直致力於詠春拳的普及和推廣,桃李盈門。其後他的弟子、功夫巨星李小龍,把中國功夫技擊之智慧榮耀國際,令詠春拳蜚聲海外。
郭偉湛告訴記者,他的父親郭富是葉問在佛山收的第一批弟子,是第四代傳承人,他沿襲父親的衣缽,也是梁贊葉問一脈的第五代傳承人。目前佛山有葉準1位廣東省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和8位佛山市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隨着《葉問》系列電影的熱播,再次掀起了一股海內外來佛山學詠春拳的浪潮,目前佛山市詠春拳協會有900多會員,128家武館,一年有多項詠春賽事來普及推廣詠春拳。(記者胡嘯原)
頂圖:2012年詠春拳(葉問宗支)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葉准在南海羅村帶領三千人演練詠春拳小念頭套路。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