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漫話中醫】荒誕故事中的中國名醫

【漫話中醫】荒誕故事中的中國名醫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1-15 19:03:3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荒誕」是漢語中的一個詞,一般來說它主要是指一種虛妄與不真實的事與情,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顯現出不合情理和不可思議的事理與怪異的現象。今日我想以荒誕的角度借用中國歷代幾位醫學界名人、聖人,遐想如果他們能穿越時空,來到現代社會,會發生什麼事情,望大家在笑談中發現問題、得到啟示,對當今社會有否感悟。

 5bafa40f4bfbfbed9202ae6375f0f736afc31f56.jpg

扁鵲畫像。

    第一位醫學聖人,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原名秦越人,渤海郡鄲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戰國時期醫學家,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中切脈診斷的創始人,年輕時師從長桑君,盡得其傳,尤善於診斷,其中更精於望診和脈診。史載其「三見齊桓公」,用望診判斷其病症由淺入深的三個階段及預後不佳的故事。又曾從脉象判斷虢太子的「屍厥證」為假死,並以「針熨」諸法而救活太子。之後又曾遊走各國,隨俗為變,他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並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有時為帶下醫(婦科)、有時為小兒醫、有時為耳目痹醫(五官科)。故他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中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如果扁鵲出生在現代社會,絕不可能取得在中醫歷史上這麼偉大的成就,因為他沒有一個承師的機會,沒有一個自由自在的在臨床實踐中鑽研、積累學習的寬鬆環境。而且他沒有讀過「正規」的中醫學大學、沒有「正規」畢業證書,更不是碩士、博士,可能還沒有「行醫執照」、可能屬非法行醫之類,行政部門可以取消他的行醫資格甚至罰款和刑事起訴他。不要說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名醫、醫聖,可能連生活都成問題。

 800px-漢名醫華佗.jpg

華佗畫像。

    另外再說一位中國人引為驕傲的,可說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上的名醫,我國外科醫學的鼻祖——華佗。

    華佗(約145—208年),字元化,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他與董奉、張仲景被稱為「建安三神醫」,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三國志》、《後漢書》對他有這樣的評述:善於養生、用藥精當、針灸簡捷、手術神奇(如刳剖腹背、抽割積聚、斷腸滴洗)。他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據記載他的發明比美國醫生摩爾頓(1846年)發明的乙醚麻醉整整早了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藥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由中國傳入,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華佗行醫,到處走訪許多醫生、收集麻醉藥物,炮製研究,在需要手術時,令患者服下,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再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歷代名醫圖贊》中說:「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

    華佗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重要貢獻,他創編了一套鍛煉方法,就是大家知道的「五禽戲」,可以防病治病。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這樣一位才華橫溢,醫術高明的曠世名醫,如果處在當今社會,可能將是一事無成,從現在管理中醫的制度來看,華佗應該是屬於「非法行醫」,一則他沒有行醫執照,二者他沒有「正規」學歷,不是畢業於某中醫大學,更不是什麼碩士、博士,所以在醫學上沒有「地位」可言,故在這種種限制之下,他最多算一位「民間醫生」,絕無可能取得在中醫界醫學中的巨大成就。另外,華佗的主要醫藥成就,是開創了中醫學的外科先例、創造了麻醉藥,這種外科手術及麻醉方法,還可能給他帶來「刑事糾紛」、甚至牢獄之災。

 f2deb48f8c5494ee9451190f20f5e0fe99257eb0.jpg

張仲景畫像。

    下面說一說「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湼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建安三神醫之一,被後人尊為「醫聖」。他廣收醫方、寫出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中醫學臨床基本原則,中醫臨診的靈魂「辨證論治」,還有「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傷寒論》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他在10歲左右,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在靈帝時代,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在建安年間,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統管九縣。但公務後不忘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疾苦。他規定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打開轅門,在衙門堂上為人治病,病者遠道而來,深得民眾擁護。後來人們把張仲景的這看病形式稱為「坐堂」,稱醫師為坐堂醫生,後來一些中藥舖也紛紛改名為「××堂」,這一佳稱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醫學史上的一種特色。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主要的學術貢獻是,它創立了理、法、方、藥完備的六經辨證體系和雜病的臟腑辨證論治的體系,至今還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故其書被譽為「方書之祖」,其方被稱為「經方」。這位對中醫學從理論到臨床實踐,作出創世紀貢獻的人,如果是在現代,是很難成為「大家」的,從現在眼光來看,他只是位從師帶徒出身、非屬「正規」大學的科班畢業,無「正規」學歷,更不是什麼碩士、博士之高材生,學歷上屬「先天不足」。後來官至「長沙太守」,不去好好做官,反而沉迷在「非法行醫」的醫道中(因為他沒有行醫執照)。這些都是現代人非常不能理解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他卻創造出醫藥史上的奇迹,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1608715986153SL_F3CD3817125F18F10B1B81B402C62619.jpg

李時珍畫像。

    現在再說一位中國人家喻戶曉的醫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京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後辭職回家。在此時期,他在太醫院閱讀大量醫書,醫學水平大增,自1565年後,他先後去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藥物標本、處方,並拜訪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捕禽者拜為師,記錄上千萬字札記。經27年的辛勤努力整理研究,於1578年,在他60歲時編著完成了《本草綱目》這部醫藥巨著,書中共記載藥物1892種,其中植物藥1195種,動物藥340種,礦物藥357種,為中國醫藥學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醫藥史上一個里程碑。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稱讚李時珍是「真北門以南第一人」。《本草綱目》在李時珍逝世三年後才在南京刊行,不久就風靡全國。之後很快傳入日本、歐洲,被譽為「東方醫學巨著」。據不完全統計,《本草綱目》在世界流傳有日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多種譯本。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稱《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李時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名人」,使全世界都認識並了解中國的中醫中藥,充分地顯示了東方文化的偉大與魅力。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大家,可能於現在某些人眼中,也只能是一位自學成才的人士,學歷不夠、沒有上過「正規」的所謂大學教育。

990d86baa4695bebafcf6bb34ab90e6c.jpg

本欄作者的《現實中的荒誕 荒誕中的現實》書法作品。

    以上講述四位歷代中醫學界,有重大貢獻的泰斗級人物,他們在中醫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創舉,如果缺了他們,整個中醫學就顯得不完整,在中醫界留下了不可磨滅功績。但是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出於師承傳業,在臨床實踐中創造出光輝的成就,他們一生從醫,沒有像現在西醫、中醫的分科類別,掌握多種治病技能,在臨床中建立了各種理論學說,因為來源於臨床、應用於臨床,幾千年、幾百年來在臨床中反覆論證取得明顯效果,立於不敗之地。而現代中醫教育,着重於「空的地位名稱」什麼碩士、博士,而實際的臨床治病效果,只能另作別論了,花架子很大、頭銜嚇人,與實際醫病本領不符。這能出「國醫大師」嗎?真正的許多中醫被「邊緣化」,他們沒法進行所謂的「中醫正規化」的大道,而且有些中醫師因為沒有所謂「正規學歷」、學業「帶徒」被人歧視,再加上要「通過正規執業考試」,有的只能流入「非法行醫」的處境,所以目前對中醫近似荒唐的考書辦法、管理制度,試問還能出像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類的醫學大家嗎?現在許多地方、許多宣傳把中醫學捧成為「國之瑰寶」、「國粹」、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我們靜下來想一想,真正的中醫學術內涵,正在「現實中的荒誕、荒誕中的現實」中消亡,所以我們應該對中醫學的發展在管理上、制度上、教育上作一個全面反思與修正,要便於真正中醫學的發展,望能出現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國醫大師」,發展與繼承偉大的中醫學事業。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漫話中醫】荒誕故事中的中國名醫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