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剛
到了廣州,要喝玉冰燒,不是慣例,是毛病,不是毛病,是癖好,不是癖好,是執念——一方水土,養一方酒,喝當地酒,如同親近了當地女人,你說到了廣東,喝不喝玉冰燒?
其實,這麼說玉冰燒已經有些費力,其實中國人已經進入了茅台時代。其實,有很多人都表示這輩子只喝茅台,他們習慣這樣表達:這輩子只看紅樓夢,這輩子只聽巴赫,這輩子只讀魯迅,這輩子只愛一個女人。其實中國人已經有了茅台信仰。信仰這個詞已經糾結了我們好多年,從信仰紅色到信仰紅色,從信仰五穀雜糧到只信仰南瓜,從砸碎一切信仰沒有信仰到重建信仰,最後真拿茅台當信仰。
你說是中國人厲害還是茅台厲害?
玉冰燒就是這樣活着的,活在廣東,活在港澳,活在東南亞,活在我們嘴裏。
玉冰燒本來和茅台的價格差不多,有報紙為證: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茅台一瓶兩塊多,玉冰燒一瓶也是兩塊多,確切說茅台比玉冰燒只貴幾毛錢。八十年代,香港一瓶茅台售價8港幣,石灣玉冰燒5港幣。那時誰在喝茅台?那時誰在喝玉冰燒?
玉冰燒又叫肉冰燒,跟傳統的米酒一樣,大米為主要原料。創始人陳如岳先生想整點不一樣的,想到宋代就曾有羊肉入酒的釀造之法,老鄉喝酒的時候都喜歡就着大塊肥肉喝,一口酒一口肉,真活神仙也。 陳如岳便嘗試着在釀好的米酒中添加肥豬肉進行長期浸泡,果然綿甜柔和,豉香濃郁,酒液清澈,混濁世界突然亮堂。
「肥肉釀浸,缸埕陳藏」陳太吉酒初取名「肉冰燒」,後人又因肉字不雅,廣東「肉」「玉」同音,改稱玉冰燒。
去過陳太吉酒莊,驚訝它於1830年建立,比國民黨早,比中華民國還早,嗚呼——企業有命,富貴在天。
黃霑為玉冰燒做廣告語「飲杯玉冰燒,砍塊大叉燒」。還為玉冰燒粵語歌曲作詞:「斬料斬料,斬嚿大叉燒啊,油雞滷味樣樣都要,有玉冰燒。」
可惜居廣東海島近八年,仍然不懂黃霑,「斬料」經人解釋多次,還是不能領悟其中之妙。在北京想念廣東燒臘,就想玉冰燒。想起廣東菜市,看見玻璃櫥窗後面,掛着一排排通紅透亮,沾滿蜜汁的斬料:「斬料斬料,斬嚿大叉燒啊,油雞滷味樣樣都要,有玉冰燒。」
佛山又叫禪城,禪城就是佛山。
與玉冰燒老闆范紹輝先生《品鑑嶺南》對話時,突然就餓了,饞燒臘,饞玉冰燒。
喝玉冰燒吃斬料時,想起梁實秋先生散文,專門說酒,數國內名酒風流,沒有茅台,也沒有玉冰燒。梁先生在青島大學作教授時,與其他教授們天天喝醉。狂言「酒壓膠濟一帶,拳打南北二京。」嚇壞了來看他的胡適。事後胡寫信給梁:看你們喝酒的樣子,就知道青島不宜久居,到北京來吧。
下午在黃飛鴻故居,聽着老歌《男兒當自強》,看着佛山的天,心想:佛山有黃飛鴻 還有玉冰燒。可以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