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內地經濟韌性足 增港發展確定性

【商報時評】內地經濟韌性足 增港發展確定性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1-18 08:38:5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中國內地昨公布2023年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126萬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這一數字不僅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也名列前茅,凸顯中國內地經濟動能強勁。當前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中國克服內外部多重壓力挑戰,能夠取得如此靚麗的成績來之不易,亦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說明,中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活力足,保持了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態勢,仍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內地經濟穩健向好,增港發展確定性,對香港而言,未來更須積極作為,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拼經濟謀發展,進一步激發「興」的動能,推動經濟加速向前。

一段時期以來,受國際不明朗因素的影響,中國內地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外界一些看空中國、唱衰中國的雜音不絕於耳,企圖打擊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然而在全球政治經濟不穩定,以及高通脹、高債務、高利率的制約下,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同樣面臨增長動能趨弱的挑戰,相較之言,中國內地的經濟表現頗為亮眼。

總體來看,去年中國內地經濟走勢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徵:

一季度增長超出預期,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同比增速反彈,環比有所放緩;下半年政策集中發力,經濟在波動中回升,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當中,內需恢復態勢較好,2023年的四個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4.3%、74.5%、75.6%和75.9%,呈現逐季回升態勢;全年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服務消費增速尤快,服務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0%。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不少經濟體貿易承壓之際,中國外貿表現亦超出預期,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2%。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到四季度更是逐月抬升,同比增速從10月的0.8%一路提高到12月的2.8%,向好態勢越發明顯。官方預計,中國有望連續七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中國內地用實際成績,對「唱衰論」進行了有力回擊。對比202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GDP處於2.5%至3%的區間,更顯得中國經濟5.2%的穩定增長彌足珍貴,也足以證明全球增長發展的引擎將仍由中國繼續承擔。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中國依然能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支援,依然能為海內外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健、安全、長期的投資機會和豐富多元的資產類別。正如李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指出,選擇中國市場不是風險,而是機遇。

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澎湃,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機遇處處。香港儘管也面臨諸多挑戰及不確定性因素,但背靠國家堅實後盾,內地經濟的穩定性,以及持續向好的態勢,給香港發展帶來了確定性,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香港未來自然差不了,關鍵是要發揮有為和積極的政府力量,抓住國家發展機遇,用好「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更廣開展國際合作,更好建設「八大中心」,進一步促進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增進市民福祉。

責任編輯:鄭嬋娟 【商報時評】內地經濟韌性足 增港發展確定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