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善用電影發展基金推動旅遊業

【港事講場】善用電影發展基金推動旅遊業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4-03-13 08:56:3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黃遠康

由堪富利保加和英格烈褒曼主演的《北非諜影》是不少影迷心中的曠世佳作。這部以摩洛哥內一座名為卡薩布蘭卡的城市為背景的愛情電影,雖然整個拍攝過程都是在荷里活片商的廠景之中完成,但是卡薩布蘭卡卻因為這部經典電影而聲名大噪。時至今日,當地有不少店舖嘗試還原戲中的布景作為招徠,吸引世界各地的影迷到當地「朝聖」,使旅遊業成為摩洛哥的經濟重要來源之一。

打造「說好香港故事」作品

隨着內地的影視圈發展日益蓬勃,也出現類似的例子。由著名導演王家衛製作、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小說的劇集《繁花》講述上世紀90年代一名青年在上海發跡的故事,不但得到內地大量觀眾的追看,而且許多遊客因為劇集而造訪劇中的景點,例如黃河路、和平飯店、外灘27號等等,掀起內地社交平台的打卡風潮,讓上海收穫大量旅遊業帶來的商機。可見,由人氣影視作品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是古今中外的一大殺着。

其實,香港一直都有透過娛樂圈推廣旅遊業,不過通常只限於利用影視巨星的知名度作宣傳,例如興建星光大道,讓遊客與影星掌印打卡留念;邀請周潤發、成龍、古天樂等天王擔任旅遊大使等等。至於真正可以代表香港打入國際市場,成為全球佳話以至吸引大量海外遊客來港觀光的影視作品可謂寥寥無幾。既然現時政府希望催谷旅遊業,除了費煞思量舉辦大型活動之外,亦應該加強本地電影業的發展,炮製一部可以「說好香港故事」的作品讓內地和海外旅客的慕名而至。

當然,政府不能強求私人公司拍攝有助推動香港旅遊業發展的電影,因此政府應該善用由公帑資助的電影發展基金撥出款項以支持合適的項目。然而,支持本土中、低成本製作的電影發展基金成立25年以來,有不少地方為人垢病,以至於縱然特區政府的總投資額逾數十億元,卻始終未能拍出一套具代表性的作品,遑論令電影工業起死回生。

概括而言,電影發展基金有着以下三大問題。第一,撥款金額偏少,每部獲得基金融資的作品只有數百萬元,令製作團隊可以發揮的題材十分有限。獲得資助的電影往往只是探討社會問題,而不能讓非本地觀眾產生共鳴,因而作品質素和票房成績大多未如理想,令基金未能發揮應有成效。第二,審批基制欠透明度,基金經常以「商業可行性」作為評估申請的重要指標,以至於一些藝術成分高而商業元素較低的作品未能得到政府資助,白白浪費優秀作品面世的機會。第三,基金的審批成員過分側重業界,容易惹起公眾對基金成員黑箱作業的憂慮,例如近年基金資助多部疑似矮化政府和警隊的電影,或者資助由反中亂港藝人擔任主角的作品令人質疑基金缺乏政治敏感度,亦未能配合政府成立基金以扶助電影業界的目標。

改革電影發展基金運作

有見及此,政府應該改革電影發展基金的運作,從而使這個耗資數十億元公帑的項目能夠產生更大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製作一部有助宣傳香港的優秀電影,振興旅遊業和電影工業,推動經濟向前。筆者認為,基金除了等待有志拍攝電影的人士主動提交希望獲得融資的作品之外,亦應該由政府委任社會人士出任基金審批委員會成員,連同業界代表一同制訂指定電影題材清單,並交由有興趣承辦的製作團隊負責。由於題材是由基金自行決定,理論上對作品質素及其社會價值有較大的信心,因而應該可以獲得更多資助款項,從而提升作品質素和增加票房。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改變基金成員架構與審批准則,令整個過程更加公開透明,產出的作品可以更加貼近政府和社會大眾的期望,另一方面電影亦可以配合政府宣傳香港的目的,利用影視作為推動旅遊業的媒介。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財爺宣布將會再次注資14億元在電影發展基金,相信政府明白影視作品創造的商業價值,不僅是票房,也是蘊含城市的形象和軟實力。因此,加大力度支持業界拍攝更多可以代表本地風貌的電影,不只是支持電影工業,也是推動旅遊業,甚至香港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鄭嬋娟 【港事講場】善用電影發展基金推動旅遊業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