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桂東蘭非遺民俗活動「壯族螞𧊅節」彰顯獨特魅力

桂東蘭非遺民俗活動「壯族螞𧊅節」彰顯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3-13 21:19:04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11日,原生態非遺民俗活動——巴英「壯族螞𧊅節」在廣西河池東蘭縣巴疇鄉巴英村舉行。上萬名群眾身着節日盛裝,敲銅鼓,唱山歌,歡慶「壯族螞𧊅節」。

2.舞龍活動現場  卿要林 攝.jpg

舞龍活動現場(卿要林 攝)

    在歡慶佳節的人群中,一群由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組成的舞龍隊格外引人注目。伴隨着歡快的銅鼓聲,由巴基斯坦等11個國家的留學生組成的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留學生舞龍隊現場舞起祥龍,向當地民眾和遊客獻祝福。

    巴基斯坦留學生尼茲表示,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到這樣盛大的節日中來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青蛙節』它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當地少數民族崇拜他們的祖先像神一樣,所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他們。我們看到他們如何祈禱他們戴着不同的面具跳舞。對我來說,看到他們的文化和探索他們如何敬拜是一個奇妙的經歷。」

    來自泰國的留學生吳婷婷告訴記者,「參加螞𧊅節活動讓她想起在泰國東北地區的村莊在乾旱時會通過貓來舉行祈雨儀式,選出村子裏最漂亮的貓,放在祈求禱告的儀式現場,村民們也是自發聚集在一起,像東蘭的老百姓一樣載歌載舞慶祝節慶,熱鬧而歡樂,一邊祈雨一邊向貓灑水,如果貓叫了,說明不久就會降雨。都是通過自然界的動物與人類進行交流的傳統文化,很有意思。」

3.活動現場  卿要林 攝.jpg

活動現場(卿要林 攝)

    據了解,壯族「螞𧊅節」,又稱青蛙節、蛙婆節,是一種民間祭祀性的節慶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螞𧊅節」主要流行於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東蘭縣境內,2006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為傳承好「螞𧊅節」文化,當地建成了銅鼓廣場、螞𧊅廣場、風雨橋等項目,並通過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壯族「螞𧊅節」。(歐陽萍 馬方康)

頂圖:活動現場(潘劍 攝)

責任編輯:林梓琦 桂東蘭非遺民俗活動「壯族螞𧊅節」彰顯獨特魅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