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熱點問答|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對經濟有何影響

經濟熱點問答|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對經濟有何影響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3-20 14:13:1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東京3月20日電 日本央行19日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將政策利率從負0.1%提高到0至0.1%範圍內,同時決定結束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並停止購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央行17年來首次加息,標誌着日本維持了約11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開始走向正常化。日本央行為何選擇此時結束負利率政策?日本距離穩定實現2%的通脹目標還有多遠?政策調整可能對日本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日本央行為何調整政策

 為實現通脹目標,日本央行於2013年推出超寬鬆貨幣政策。2016年2月,日本央行開始實行負利率政策,並於同年9月開始實行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即日本央行通過大量購買債券,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控制在目標範圍。

 由於長期執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弊端凸顯,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圖)去年4月就任以來,一直尋求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由於美聯儲今年內存在降息可能,「一升一降」疊加將對日本經濟產生較大衝擊,因此日本央行急需調整政策。

 此前,日本央行一直將穩定、可持續地達成2%的通脹率作為政策目標,此次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也是基於通脹目標「有望達成」這一判斷。目前日本物價持續上漲,1月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29個月同比上升,連續22個月達到或超過2%。

 不過,植田和男坦言,目前距離實現央行設定的通脹目標仍有距離,結束負利率政策後,日本不會馬上進入持續加息階段。

 走出通縮還有多遠

 《東京新聞》報道指出,擺脫通縮應意味着物價持續上漲,企業從中受益,工資持續增加,消費明顯回暖,物價不再下跌。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雖然去年以來日本出現了物價持續上漲、名義工資持續增加等情形,但離達成良性循環尚有距離。

 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勞動者實際工資收入比上年下降2.5%,連續兩年下降;截至今年1月,日本實際工資連續22個月同比減少。這表明,工資漲幅追不上物價漲幅的局面仍在持續,個人消費會受到明顯抑制。

 內閣府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占日本經濟比重二分之一以上的個人消費去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0.3%,連續3個季度呈現負增長。數據同時顯示,去年以來由於人們傾向於購買更廉價的消費品,日本雞肉銷量大增,牛肉銷量大降。

 經濟評論家門倉貴史表示,現階段談論擺脫通縮為時尚早。日本國內並沒有出現實際工資上漲、消費增加、需求旺盛帶動物價上漲的良性循環。如果通脹不是由國內需求旺盛及工資成本增加等因素驅動,日本經濟重陷通縮的風險就依然存在。

 政策調整有何影響

 由於日本央行承諾將繼續通過購買國債等手段保持寬鬆貨幣環境,金融市場當天對央行政策調整反應冷淡。19日,東京外匯市場日元匯率顯著走軟,再度降至約150日元兌換1美元水平;東京股市則繼續上漲,日經股指重回40000點上方。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來看,日本央行加息或會令政府、企業及個人債務負擔加重,企業破產數量增加。但長期來看,加息有利於增加國民儲蓄收益、抑制日元過度貶值造成的財富外流,同時還有利於提升企業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讓人力資源更加集中到有競爭力的產業和企業中。

 植田和男19日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寬鬆的金融環境將持續存在,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不會導致存款或貸款利率大幅上升。

 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表示,即使日本央行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利率漲幅也有限,加上日本經濟對利率的敏感度已大幅降低,央行此次政策調整不太可能顯著改變日本經濟目前的狀態。(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鍾雅)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經濟熱點問答|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對經濟有何影響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