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浸大辦「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雲居寺三絕」全球首展

浸大辦「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雲居寺三絕」全球首展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4-01 19:41:5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與福慧國際慈善基金及中西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宣布,於4月2至14日合辦「中華文化奇蹟: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展出43件來自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佛教經藏「雲居寺」的稀世珍品,包括首次在港展出的「雲居寺三絕」——有千年歷史的佛教石經、紙經及木經,部分石經拓片原件更是全球首次公開展出。

2.jpg

杜戈雄(右二)向衞炳江教授(右一)、林衛邦(左二)及周月強(左一)致送紀念品。

 是次展覽於浸大李兆基傳理視藝樓顧明均展覽廳舉行。在今天(4月1日)的開幕典禮,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福慧國際慈善基金主席林衛邦、中西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創會副會長周月強擔任主禮嘉賓。

image.png

石經。

 雲居寺位於北京房山區,由隋代高僧靜琬所建。靜琬大師鑒於北魏和北周滅佛期間,很多紙本和木刻佛經被毀,石刻佛經卻被保存下來,因而在山上鑿石刻經,以保存佛經,傳揚佛教。由靜琬大師開創的刻經活動一直延續到明朝,經歷六個朝代逾1000年,共刻製石經14,278塊,收藏22,000多卷紙經和77,000多塊木經,雲居寺因而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石刻圖書館,被譽為「北京的敦煌」。

2.jpg

紙經。

 是次展覽以雲居寺的千年刻經史為主線,透過《雲居春秋》、《刻經偉業》、《物華天寶》、《人傑地靈》4個主題,分別講述雲居寺的創建經過、刻經歷史、館藏珍品,以及文物的研究及保護工作等。各主題透過展板、實物、圖文、攝影作品和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呈現,藉以弘揚中華文化,讓公眾了解石經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2.jpg

木經。

 在浸大展出的珍寶包括43件隋、唐、遼、金、元、明、清和近代不同時期的珍貴石經、紙經和木板經,其中17件為石經拓片原件(即以石經拓印的紙本),另有經裝裱的石經拓印紙本。現場亦設有互動工作坊,公眾可親身體驗木經板拓印技術,了解歷史悠久的傳統印刷工藝。他們亦可佩戴虛擬實境眼鏡,感受房山石經刊刻起源地——雷音洞的真實場景,零距離接觸中華文明瑰寶。

 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學生亦組成導賞團隊,為參觀者提供粵語或普通話導賞服務。任何機構或團體欲參觀展覽,請預先登記預約,以便優先入場及安排導賞服務。

 「中華文化奇蹟: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於4月2日至14日在浸大李兆基傳理視藝樓顧明均展覽廳舉行,開放時間是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頂圖:北京房山雲居寺石經博物館展陳策劃孟軒(中)、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右四)、福慧國際慈善基金創辦人黃僖偲博士(左四)、福慧國際慈善基金主席林衛邦(左三)、中西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創會副會長周月強(左二)、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及署理文學院院長周偉立博士(右三)、浸大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盧鳴東教授(右二)、立法會議員鄧飛(右一)及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杜戈雄(左一),為「中華文化奇蹟: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開幕典禮主禮。

責任編輯:羅維維 浸大辦「北京房山雲居寺歷史文化展」「雲居寺三絕」全球首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