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認為,股權激勵的重要時間節點包括股權激勵預案日、股東大會公告日和首次實施公告日等。在重要節點後的5個交易日內,股權激勵能夠對個股行情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其中,在股權激勵預案日後的短期時間內,超額收益率達到最高。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頻發。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4月8日,年內已有141家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預案。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激勵比例較高,珠海中富等13家公司激勵數量佔總股本比例超過5%。此外,深信服、海大集團、納思達、中微公司、金龍魚、歐菲光等6家公司激勵人數超過千人。
同花順數據顯示,珠海中富、愛司凱、光智科技、天鐵股份、中達安激勵數量佔總股本比例位居前五名,均超過6%。
近日,上交所向全體滬市公司發出倡議,鼓勵公司從六方面制定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上交所鼓勵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條件引入資產收益率、投資回報等與投資者利益關係更為緊密的考核指標。
部分公司股權激勵涉及人數眾多,如中微公司的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不超過1798人,佔全部職工人數的99.72%,幾乎實現「雨露均沾」。授出限制性股票的數量不超過1080萬股,約佔總股本的1.74%。
大多公司股權激勵價存在較大的折價。如中微公司本次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價格為每股76.10元,相當於其市價的50%。也有少數和市價接近,如華鐵應急授予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6.22元/股,高出二級市場股價約2%。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公司因股權激勵價大幅倒掛等因素而終止了激勵計劃。如晶澳科技日前宣布擬終止實施2022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股權激勵要順利實施取決於未來經營業績能否達標,因此設置的業績考核目標應合理,不宜過低也不宜過高。從目前來看,股權激勵的業績條件設置得越高、授予價格越高,對相關公司的股價刺激越大。(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漫畫: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