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新註冊機器人企業超過1萬家 總產值達1797億元

深圳新註冊機器人企業超過1萬家 總產值達1797億元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4-15 13:30:54 來源:深圳發布

在「人口紅利」慢慢轉向「人才紅利」的今天

人口還能爆發式增長?

是的,你沒看錯

不過,這裏的「人口」

說的是機器人

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是觀察全球電子市場趨勢的一個「風向標」,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展」。在深圳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以下簡稱「CITE2024」)日前閉幕。人工智能技術炙手可熱,CITE2024成為了全球廠商展現概念「變現」能力的擂台,千家企業攜5000多件首發產品亮相,其中,最直接體現AI應用實力的機器人產業,湧現出許多明星級新產品,而這些機器人不少都是深圳「人」。

微信截圖_20240415132621.png

CITE2024上,《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數據顯示,深圳機器人行業新註冊企業超過1萬家,產業鏈總產值為1797億元,同比增長8.7%。此外,深圳機器人產業專利申請量近10年高速增長,佔據核心零部件、本體製造、系統集成服務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更顯出結構性的優勢。

去年12月,深圳人形機器人研發公司優必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如今,在深圳,餐廳裏端茶倒水、大街上清潔掃地、圖書館分揀圖書,工作的是機器人,已不是什麼稀罕事。普通公眾視野外,因為機器人全過程接管而不必開燈的「黑暗工廠」也慢慢多了起來。深圳又一次展現出「賽博朋克」的一面,有望成為全球最先迎來「人口」爆發式增長的城市。

微信截圖_20240415132631.png

機器人產業是當之無愧的「集大成者」。在關聯技術上,這個產業與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數據通信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緊密相關,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必有強大的工業綜合實力支撐。

更關鍵的是,機器人產業不僅是科技創新的「結果」更是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智能製造和自動化的核心,其發展將持續促進製造業、物流、醫療、教育等一系列領域轉型增長,其應用將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服務質量,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因此,機器人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更是進一步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引擎。深刻把握機器人產業的戰略價值,並在戰術層面牢牢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是深圳機器人「人口」爆發式增長的密碼。

從政策層面上看,深圳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落實的試驗田。

近年來,深圳加大了對機器人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研發獎勵等方面的扶持力度。2022年,深圳前瞻推出「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未來產業發展的規劃部署,將智能機器人產業明確為發展重點。2023年5月,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強調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優勢,率先提出開展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

從產業環境上看,深圳擁有全國乃至全球孵化機器人產業最有競爭力的環境。

深圳製造業,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等經濟體量龐大,為機器人產業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同時也提供了高度集成的產業鏈配套。

微信截圖_20240415132649.png

在創新方面,企業科研投入大、能力強,大量高技術人才、科研機構入駐深圳,優越的投融資環境,以及面向國際的開放環境,都為對技術、資本要素要求極高的機器人產業孵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過去,人工智能技術一直是卡在機器人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機器人和傳統機器的界限尚未完全突破。AI技術的爆發,勢必掀起機器人產業革命性浪潮,誰能把握先機將「軟件」落地為「硬件」,將科技創新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深圳,是最有可能的答案。

事實上,機器人「人口」爆發式增長恰恰是「人才紅利」逐漸體現的最佳證明。機器會不會搶走飯碗?自工業革命以來,這一直是社會持續思考的「大哉問」。

歷史的實踐證明,科技創新雖然具有一定破壞性因素,但總體上帶來了勞動力的解放,最終受益的終將是全體人類。

微信截圖_20240415132657.png

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暨智能製造創新高峰論壇現場。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少昆 攝

面對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這輪「人口」爆發,我們普通人不必太過恐慌,更無需悲觀,應該做的是盡快改變思維,思考如何適應機器人產業發展帶來的工作、生活方式轉變。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我們不僅要在產業政策上扶持機器人產業,更要在服務層面提前布局。在這一點上,深圳其實已經先行一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已經為諸如汽車自動駕駛、無人機等產業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治理難題提前進行了法治規範。

這些法治化的規範措施,也反過來大大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當機器人步入社會,成為重要的勞動力,甚至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員,怎樣讓機器人更好地造福人類和社會,是我們需要更深入思考的問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硬核力」實現更高能級發展,擁有機器人的明天,值得期待。

頂圖: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進新能源車廠

責任編輯:呂馨 深圳新註冊機器人企業超過1萬家 總產值達1797億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