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轉融券「T+1」新規實施至今已滿月。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轉融券餘額為466.7億元,較新規前的576億元下降近兩成。
轉融券業務開始前幾年發展較為緩慢,2020年才迎來較快發展,公募基金開始積極參與轉融券業務,社保、私募基金、QFII、上市公司股東也逐步增加參與度。轉融券餘額開始迅速爬升,最高超過1700億元。
此前部分量化機構利用融券變相實現「T+0」,被認為是交易制度上的不公平。3月18日,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轉融券「T+1」正式落地。
轉融券新規實施以來,轉融券餘額隨之下滑。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轉融券餘額為575.6億元,轉融券餘量為38.3億股;而一個月後的4月17日,轉融券餘額為466.7億元,轉融券餘量為34.4億股。由此不難看出,轉融券餘額和餘量均下滑。
業內認為,此舉有利於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降低融券效率、制約量化私募優勢,打擊借融券之名行繞道減持、套現之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表示,隨着轉融券規模下降以及轉融券T+1之後,融券效率下降,高頻交易、DMA策略等受到影響,其超額收益也明顯下降,這意味着量化私募將壓縮相關策略的存量規模,同時對量化策略進行調整,如此才能適應市場和政策的變化。(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