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A股已連續兩個半月沒有IPO公司接受上市委的審議。根據同花順統計,今年IPO上會家數較去年同期大降八成。
自去年下半年IPO階段性收緊以來,IPO准入越發嚴格。在上會環節,根據統計,今年至今僅有25家IPO企業上會,而去年同期超過110家IPO企業上會,上會家數同比大降約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交易所最近的一次上市委會議是在2月6日,也就是已經兩個半月沒有安排IPO企業上會。
今年上會的25家IPO公司中,有2家企業在上會之前被取消審核,1家被否,過會的公司22家。
被否的IPO公司為勝華波,上市委認為,該公司未能說明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未能充分說明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發行人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不符合主板上市等相關規定。
IPO階段性收緊還可以從巨無霸先正達終止IPO看出。3月29日,上交所公告,因先正達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規定,上交所終止其IPO審核。
監管層對於IPO的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度關注。日前,證監會發布《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出,嚴禁以「圈錢」為目的盲目謀求上市、過度融資,嚴審「偽科技」、突擊沖業績等問題,對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粉飾包裝等行為須及時依法嚴肅追責。
上周末,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其中提出,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發揮發行監管條線合力,持續提升審核效率和透明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多位投行人士認為,此舉意味着符合上市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未來有望登陸科創板、創業板。
「未來一段時間,IPO仍將從嚴審核、從嚴把關,節奏相比去年仍會放緩,但可能會較一季度有所回升,」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從監管的最新表態來看,雖然IPO很難重現過去幾年的高速發行,但是部分具備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的硬科技公司仍將逐步登陸資本市場。」(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