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低空經濟,深圳拿什麼示範?

低空經濟,深圳拿什麼示範?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5-04 10:33: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為世界「無人機之都」,全球低空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深圳率先發力,搶跑低空經濟新賽道。近來,中金發布研報看好深圳模式,指出深圳在低空經濟基建先行方面所推行的措施,有望在全國形成示範效應。

「低空經濟第一城」形成完整產業鏈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蔡鑫表示,2023年,深圳低空經濟總產值達900億元,同比增長超20%。消費級無人機佔全球市場70%,工業級無人機佔全球市場的50%,擁有1700多家鏈上企業,引進、培育了一批全球低空領域領軍企業,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接下來,深圳將以「小場景創新」撬動「大產業發展」,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根據「深圳發布」,深圳低空產業涵蓋無人機、低空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綜合服務以及包括旅遊業、物流業、巡檢業在內的各種低空應用場景等。分析師表示,近來股市上表現優異的低空經濟概念股,如中信海直等不少來自深圳。

目前,許多應用場景從初創正不斷走向成熟,「點點手機,在網上下單的口紅,就能從離家最近的百貨商場發出,無人機最快15分鐘就能送到消費者的手中。」這種基於即時零售全場景下的硬核科技體驗,在其他地方還屬新奇時,在深圳市民看來已不足為奇。探索無人機配送外賣的美團,「美團無人機」配送服務迄今已覆蓋深圳11個區域。

從「飛的」航線的開闢,到美團無人機送外賣業務的開啟,深圳低空經濟領域不斷開闢新賽道。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向記者表示,連續多屆在深圳舉辦的世界無人機大會上舉辦低空天路論壇、低空經濟發展論壇,重點提出低空天路規劃建設的重要性,為無人機在空中的安全飛行提供可靠保障,推動低空天路事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目前,京東、順豐、美團、中通、菜鳥、郵政等企業都加強力度研發大型物流無人機,構建航空物流網絡。深圳被列為其中重要的試驗場,上個月,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龍」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起飛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碼頭,全程用時約20分鐘。獲取適航證後,該航空器預計將於2026年開啟載人飛行。楊金才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核心節點城市,深圳在物流運輸、個人消費、短途運輸、商務飛行等低空市場有着巨大需求,且擁有眾多低空經濟龍頭企業,具備較為豐富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他期望,深圳探索更多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力爭成為全球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城市。

憑藉先行先試向全國示範

普華永道分析了無人體系賽道上廣東省近400家專精特新企業自2000年以來的融資事件,有融資記錄的深圳企業28家,廣州8家,廣東其他城市7家,合計43家,深圳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有融資記錄的28家深圳企業,其中從事無人機行業的就有以大疆科技、賽為智能為首的12家公司,而同期廣州市只有3家無人機公司獲得融資。

普華永道廣東市場主管合夥人王斌結合報告向記者表示,標準和規則的制定,政策體系的完善,是無人產業健康發展的保障。王斌特別提到今年初深圳出台的《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認為其先試先行的舉措,將為各地制定無人體系監管措施提供借鑑,據悉,這也是中國首部低空經濟立法。

從政策層面看,深圳近年頻頻迎來利好。2022年初,國家發改委、商務部《關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中提出,「放寬航空領域准入限制」「探索粵港澳三地空域管理和空管運行協同管理模式」。2022年8月,民航局批覆深圳建設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今年3月,中國民航局明確支持深圳建設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業內人士稱,正是這些國家層面的助力,進一步鼓勵了深圳在低空經濟方面的先行先試。據統計,2023年深圳新開通無人機航線77條,新建無人機起降點73個,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61萬架次,飛行規模全國第一。直升機飛行量超2萬架次,飛行規模全國領先。

從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出台《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到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去年12月出台的《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吸引低空經濟企業落戶等20條支持措施。並同步啟動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構建低空經濟設施網、空聯網、航路網、服務網「四張網」,成立了低空經濟專家委員會和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楊金才向記者表示,深圳的每一步都走在了全國的前面。從這些舉措也看出,深圳作為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先試的城市,在低空基礎設施建設率先發力,從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為深圳先行先試制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蔡鑫表示,正積極爭取國家各部委支持深圳加快建設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在低空空域管理、飛行規則標準和適航審定等方面先行先試。

正是基於深圳的探索,中金研報指出,空管基礎設施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前置基礎,深圳出台政策支持低空基建,招標落地加速低空經濟發展進程。2023年10月,深圳市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工程5.2億元招標完成,IDEA研究院提出「服務網、航路網、空聯網、設施網」一體化低空基建解決方案。中金認為,深圳先行先試,低空空管建設加速推進,或能對全國形成示範帶動效應。蔡鑫表示,深圳將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項目一期建設,推動低空智能融合系統與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台等對接。同時計劃首批在南山、寶安、龍崗、龍華等區開展低空運行試驗區建設,推動升級完善龍崗區無人機測試場,提升坪山區智能網聯測試場無人機測試功能,開展鹽田區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融合飛行基地建設。

對此,某業內專家表示,發展低空經濟,深圳具備獨特優勢,特別是一些企業先行先試,已經探索出較為成熟的商業和運營模式。接下來的關鍵是要研發出成熟完備、可以落地的技術,建設智能融合的低空基礎設施,讓深圳成為內地首個商用大規模低空飛行的城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冀望,深圳建設低空數字化基礎設施,打造低空作業系統,構建數字化管理和新服務模式,支撐具有「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複雜性」特徵的大規模低空融合飛行,服務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各類新需求;充分探索和挖掘深圳城市低空空域資源,探索低空空域融合運行管理機制,積累低空融合飛行相關經驗,形成管理規範,為中國低空經濟探好路。(記者 童越)


責任編輯:林鏗泓 低空經濟,深圳拿什麼示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