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黑龍江鶴崗:石墨「質變」驅動煤城「新生」

黑龍江鶴崗:石墨「質變」驅動煤城「新生」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5-11 20:22:4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哈爾濱5月11日電 因具有高強度、高導電性、高熱導率等性能,石墨有着「黑金」的美譽。一度備受關注的黑龍江省鶴崗市,不僅是一座傳統「煤城」,也正悄然變身「石墨產業之都」。這裏已探明石墨礦石儲量達20.08億噸,負極材料用天然石墨原料占全國80%以上,石墨精粉產量也超過三分之一。

 2019年以來,鶴崗市與頭部國企開展戰略合作,攜手將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技術應用到石墨開採、加工等全產業鏈條,並突破高純石墨技術難關,努力打造石墨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科技,令石墨「蝶變」成「金」

 今年初,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的連續式高溫純化裝置在鶴崗啟動,這是國內首台套連續式高溫純化裝置,可將石墨純度提升到99.99%以上,也就是高純石墨。這個簡稱「五礦石墨」的公司,正是鶴崗市與中國五礦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的產物。

 「設備24小時不間斷運轉,溫度、功率等數據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當達到2800攝氏度時,能讓絕大部分雜質氣化,使石墨純度更高,應用更廣泛。」五礦石墨提純項目負責人孫諾說,這一裝置具有工藝簡單、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等優勢,對於將石墨「蝶變」成「金」至關重要。

 這是鶴崗石墨產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鶴崗市委書記李洪國介紹,近年來,當地堅持重塑傳統產業新優勢與培育新興產業新動能並重,探索煤與非煤產業多輪驅動。經過多年耕耘,石墨產業已成為僅次於涉煤產業的第二大產業,2023年產值突破53億元。

 「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創新的源頭活水。」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炯輝介紹,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科研團隊組建「頭雁」工作站,圍繞天然石墨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進行攻關,尤其在高純石墨領域完成石墨化學提純與高溫提純同步推進的布局。

 依托先進生產設備和工藝,鶴崗市正着力打造黑龍江省石墨提純加工中心,年產10萬噸的化學法高純項目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產。通過以商招商、專項招商等新模式,這裏將吸引更多石墨深加工項目落地,形成聚集效應。

 數字,為傳統開採賦能

 以往,礦權設置不合理、一礦多開、大礦小開等問題,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制約着石墨礦區高質量開發。鶴崗市痛定思痛,將礦產、礦山、礦權集中整合成5處,資源開發集聚化水平不斷提升,傳統礦山迎來「新生」。

 立夏時節,在蘿北縣雲山石墨礦區現場,電動礦用卡車有序來往,浮選機不停運轉,球形車間機器轟鳴。「這座雲山石墨礦區設計產能600萬噸,被譽為『亞洲第一石墨礦』,也是國內首家『5G+工業互聯網』智能化露天石墨礦。」蘿北縣石墨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主任謝東偉介紹說。

 不同於過去傳統石墨開採,綠色、低碳、智能成為這裏的新標籤。在位於鶴崗市區的五礦石墨智慧管控中心,兩名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對遠在數十公里外的蘿北開採現場進行監控。這得益於物聯網、雲計算、5G、大數據等與礦山運營管理緊密融合,構建了礦山全流程智能化生產和管控體系。

 去年9月,由五礦石墨完成的「超大型露天石墨礦綠色智能化採礦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通過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組織的技術成果鑑定。專家認為,這一項目突破了資源建模、精細爆破、採礦運輸等關鍵技術,率先解決了行業採礦效率低、低品位礦石利用率低等「卡脖子」問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轉型,助城市迸發後勁

 煤城鶴崗曾因「房子白菜價」登上熱搜。令人驚喜的是,這座煤城正在變身為以石墨為基礎的新材料之城。

 「石墨的深加工與再生產,是實現石墨提高附加值與利潤的主要途徑。」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教授袁國輝說,石墨提純是石墨高質化利用的必要節點,將為石墨產業開啟新局面,在新能源、微電子、化工、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廣泛,前景可期。

 按照相關規劃,在2022年7月開工的鶴崗石墨新材料產業園區,多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有關部門先後協調解決20餘件難點問題,並為項目配套建設了碳基材料產業基地、石墨園區污廢水處理廠、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為其順利投產奠定堅實基礎。

 如今,從幾千元一噸的石墨精粉到幾百元一克的石墨烯,從高純石墨到汽車動力電池……一條條智能化生產線接連落成,鶴崗市石墨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孔萍介紹說,鶴崗市已匯集石墨企業37戶,以發展新能源材料產業鏈為主,石墨烯製品、密封散熱、超硬石墨、特種石墨等產業鏈的「1+N」石墨產業發展體系初步形成。

 「新材料遇見新質生產力,為老煤城轉型發展帶來更多新的可能和後勁。」鶴崗市市長王興柱說,未來鶴崗市將與中國五礦集團在創新鏈、產業鏈上加快突破,為我國石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貢獻力量。(新華社記者顧錢江、管建濤、楊思琪)

責任編輯:程向明 黑龍江鶴崗:石墨「質變」驅動煤城「新生」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