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雖「老」卻「潮」 這些老街何以成為年輕人的打卡聖地?

雖「老」卻「潮」 這些老街何以成為年輕人的打卡聖地?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5-14 17:24:59 來源:香港商報網

    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長沙迎來客流高峰。五一商圈、太平老街、潮宗街等熱門地段,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在國家級文旅休閒街區潮宗街,「繁花Show好戲,風雅潮宗街」國風假日活動在此開場,國風懷舊、黃包車等一系列主題場景營造沉浸式的民國復古風情;精彩迭起的創意表演;趣味好玩的互動體驗,強勢吸睛,現場歡樂頻出。

    長沙老街走紅出圈,年輕人愛上了古城古鎮打卡、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博物館展覽等文旅體驗。據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熱門博物館、古城古鎮類景區的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4倍。

    國風潮興起,新中式席捲而來。老街當紅的背後,是什麼吸引年輕人紛紛紮堆打卡?

    這個五一  長沙這些老街火了

    作為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00後群體熱衷旅遊目的地、全國旅遊熱度最高目的地城市,長沙文旅經濟熱力值依舊旺盛。

    大數據建模分析顯示:五一期間,長沙總接待遊客617.48萬人次,遊客總花費達72.46億元,實現井噴式增長。假期首日,長沙市五一商圈人流總量為87.82萬人次,較2023年五一假期首日增長51.77%。而在五一商圈周邊的太平老街、潮宗街同樣收穫了滿滿人氣,成為年輕人城市漫遊的重要目的地。

    人氣爆棚,數據增長的背後,一方面是在疫情影響下,人們對開放、自由的街區商業的追求;另一方面,周末微度假興起,老城區漫遊、打卡路邊小店成為年輕人微度假的首選。

    五一前夕,中國旅遊報社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聯合夸克熱搜發布《夸克數讀:2024年輕人出遊新趨勢》的數據顯示:年輕人對於出遊關鍵信息的搜索,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細分化的特徵,旅行觀光之外,沉浸式體驗、情感連結與精神自洽上升至話題焦點。

    一巷一名、一磚一瓦、一步一景……歷史文化街區,沉澱着古樸而又真實的情感,刻滿了城市歷史文化的變遷回憶,如今,在快節奏生活常態下,城市老街變身為年輕人重返慢生活的主場。

圖二.png

    人潮洶湧而至,為歷史街巷帶來了新潮活力,城市文旅經濟在不斷調整角度、溫度、尺度的老街中澎湃起勢。

    提到「潮」,必然繞不開長沙。作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老街不勝枚舉,太平老街、黃興步行街、坡子街等經典街市名揚四海,潮宗街、西長街、軒轅街巷等新晉網紅打卡地也正加速出圈,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在「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的商業共識下,文旅藍海市場攪動風雲,老街如何持續贏得Z時代消費者的青睞?走進長沙開福區老街,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所在。

    老街出圈的背後:既老也潮

    長沙老街如群星璀璨,位於開福區的潮宗街應當屬頂流之一,坊間有句話稱:「不入朝宗門,不進長沙城。」足以印證這一點。

    麻石古道,蜿蜒舒展,灰牆青瓦,鱗次櫛比,漫步潮宗街,星城百年風雲歷歷在目。品讀三貴里、九如里、連升巷、楠木廳等街巷名,老城煙火氣徐徐升騰。

圖三.png

    老街迷人之處,首先在於歷史與人文。

    潮宗街,又名「草場門正街」,北到營盤路、南到中山路、西至湘江大道、東至黃興北路,宋、元、明三朝都在此處砌有城牆,是長沙市目前僅存的3條麻石大街之一。街巷串聯雖複雜而緊密,但處處恰逢「驚喜」。

    據了解,這裏曾留下樑啟超、蔡鍔、譚嗣同和韓國「國父」金九等名人的足跡,青年毛澤東在曾在此創辦文化書社,創辦於此的時務學堂開闢了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先河。

    此外,作為連接太平老街和潮宗街的關鍵紐帶,西長街的煙火氣更加濃郁。西長街可回溯至明代,仿吉王府西長安街而建。在老長沙人的記憶中,這裏是市井生活的集聚地,無論是晚晴時期的米市,還是改革開放後的水產市場,街道上從來都是熱鬧非凡,如今,它仍承襲着老長沙一貫的煙火風情。

    時代瞬息萬變,城市文旅經濟光靠老街歷史文化的沉澱還遠遠不夠,玩轉流量的網紅長沙,更懂年輕人的需求。

    潮宗街何謂又老又潮?去年,在全網票選「最長沙」打卡地活動評選中,潮宗街在大眾熟知的30個候選網紅景點中一騎絕塵,數度「斷層式」第一。如今,我們再打開小紅書,搜索長沙City Walk一日遊,潮宗街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高人氣的背後是老街對新潮的把控。

    因潮出圈,這裏不僅僅是人流打卡地,更是潮店聚集地。目前,網紅書店長沙十二時辰、空空客廳民宿、Randomevent湖南首店、青創空間已相繼落戶街區。創新的業態、豐富的體驗、多元的場景,讓潮宗街成為城市煙火氣、潮流范、文化味的縮影,為長沙城注入更多地生機與活力。

    作為「老長沙底片」,城市老街從展示長沙人文風貌的「城市客廳」蛻變成觸發遊客人心靈脈動的「精神家園」,正不斷向世界傳遞出「最長沙」的精神風貌。

    正如長郡麓谷中學副校長張波男在隨筆中寫道:萬代朝宗,湘江潮湧。這條古街,一頭連着過去,一頭指向未來。

    這片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的變與不變

    提到古鎮、老街,過去人們對其印象莫過於碧水古橋、青瓦紅牆,以江南古鎮的「小橋流水」為樣板,比如相繼出圈的周莊、同里、西塘、烏鎮,以及湖南的邊城鳳凰。走進古鎮,漫步老街,在年輕人這裏成了一種新時尚。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常德河街時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

    顯然,古鎮建築既要「以不變應萬變」,又要「以變求存」。這一方面,長沙開福區創下先鋒之舉。

    2018年以來,開福區政府嚴格秉承「街巷格局不變、空間尺度不變、文化記憶不變」的三大原則,通過「補短、精點、優線、活片」四大舉措,持續推進街區有機更新,不僅疏通了街區地下管網,還建設了小型消防站、停車場等公共設施,街區文物保護和文化服務功能得到顯著提升。

    其中,如里公館群、潮宗街教堂、金九舊址等多處文物點,在開福區文旅部門組織修繕下迎來煥新;造了潮宗街歷史陳列館、新文化書社等群眾文化活動陣地,文物資源保護力度加強,文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更加彰顯。

    持續升級改造,讓老街煥新風采。去年,潮宗街上榜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成為長沙寶藏街區的新晉流量網紅,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前來拍照打卡。

    除了在文物修繕方面做足文章,開福區對於古街業態煥新的思考更為出彩。

    目前,潮宗街已形成文創設計、潮流品牌、民宿餐飲等發展優勢,成功打造了七里三分、共悅街區等特色街區。

圖四.png

    去年,開福區圍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先行區,成立了萬達-潮宗商圈聯盟。即以萬達廣場為「橋頭堡」,向北連通西長街、潮宗街、西園北里等歷史文化街區與步道,加快建設文和友西長街新一代餐飲文化標誌性項目,串聯打造網紅打卡消費地和城市慢生活聚集區。

    從老長沙的市井氣息到新潮流的多元文化創意,開福區潮宗街憑何出圈,其答案不言而喻。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再次回到話題原點,古鎮、老街持續性發展的關鍵之處,在於保留特色的基礎上,懂得抓取年輕人的心,以真誠回饋真誠。(來源 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36氪湖南)

責任編輯:林梓琦 雖「老」卻「潮」 這些老街何以成為年輕人的打卡聖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