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今日(17日)呼籲市民避免攝入過多鹽分,以減低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從膳食中攝入過多的鹽(鈉)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成因之一。高血壓被喻為「隱形殺手」,若不及早診治,可引致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根據衞生署發布的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15至84歲的香港人平均每日鹽攝取量達8.4克(約3400毫克鈉),比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標準超出70%。這個年齡組別的人士中,每4個人(29.5%)便有一個患有高血壓,而當中超過40%的人更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直至進行該項調查的身體檢查時才發現。
減少鹽的攝取量有助減低患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風險。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研究,香港成年人膳食中接近七成的鈉來自醬料、湯水及加工和醃製肉類食物。要減少鹽的攝取量並不困難,只要於日常飲食中逐漸減少鈉的攝入,味蕾會慢慢適應。
以下是一些日常減鹽的有效方法:
外出用膳時要求「醬汁另上」「少鹽」,又或選擇沒有或較少醬料的菜式;
減少進食加工和醃製肉類食品,如香腸、火腿及煙肉等;
在家煮食時多選用新鮮食材,及選用天然香料或水果,例如薑、蔥、蒜、香草、辣椒、薑黃、黑椒、檸檬汁等作為天然調味料,提升菜式風味的同時,亦可減少鈉的攝取;
選購包裝食物時留意食物營養標籤上的鈉含量,盡量選擇較少鹽(鈉)的食品,例如,以礦泉水浸的吞拿魚,會比以鹽水浸或加入調味料的吞拿魚含較少鈉。